在
花卉生产中,花农们求富心切,往往不能正确分析市场信息,易于跟风,经常弄得倾家荡产。历年来的教训已不少,有谁帮助花农做过“减法”———规避风险呢?
每当新的种植信息冲击花农们的理智时,市场和技术越“可靠”,陷阱就可能越深。当某种花卉在市场上热卖出奇时,接着就可能出现“严冬”;当种植项目上得太多时,接着就可能“消化不良”,这时就要我们有关部门帮助花农做好“减法”。在特定的时候、特定的项目、特定的技术条件下,要求花农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跟进、扩大规模、投资项目。除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信用风险外,还有自然灾害风险以及不可预见的其他风险等。“减法”做好了,花农们同样会有很大的收益。
信息不灵导致一些种类的花卉供远远大于求,造成销售难,是一些地方几乎年年有的问题。进一步说,就是各地普遍反映调整花卉产业结构难,“谁能告诉我,今年种什么”成了许多花农和县乡干部的口头禅。
笔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地方的所谓“花卉信息”,都是“一台电脑、两个姑娘、三页简报、四季一样”,信息的准确性、广度深度离实际市场和花农需求相差太远,信息的发现和传递均“慢半拍”。市场已经变了,信息部门才发现,然后再以缓慢的过程传向农民。另外,还有许多信息由于超出花农的接受能力,而使花农不会使用。很典型的是“花卉期货”,虽然是发现市场和规避市场风险的一种方法,但对花农来说操作比较难。
其实,花卉信息化属于中介服务,应该做到“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笔者认为花卉业信息服务部门应着重教会花农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规避市场风险,促进花农增产增收,从而加快农村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