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植物志》还用着18世纪标本 全国植物家底亟待大普查
我国已出版完成108卷的《中国植物志》,在汉参加植物园大会的各国学者对此十分羡慕,完成《植物志》只是世界少数国家的专利。而我国学者却自揭“短处”:《植物志》的完成是我国植物学建设上的里程碑,但《植物志》上多数标本采集的最晚时间是上世纪70、80年代,甚至还采用了18世纪采集的标本。时代、环境的变迁对植物的影响很大。昨日武汉植物园主任黄宏文介绍说,他让自己的博士生到某处山头采集一种植物。可学生回来说,找到地方了,却找不到一片叶子,甚至连山头也不见了。是谁夺走了黄宏文记忆中的青枝翠蔓?人类的活动。“尤其是近30年来,我们的发展太快了,植物的生存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已不是我们记忆中的样子了。”
18世纪的标本如何对应21世纪的现实?黄宏文等一批国内专家建议,尽快启动中国植物大普查,弄清我国植物资源的家底,以统一标准建立植物数据库。还要建立全国性的植物资源监测系统,每隔5至10年就要更新数据库信息。“这将需要一笔很大的投入,不论是财力还是人力。我们希望动员国内所有植物园和植物研究机构,还有所有大学的生物系师生都来参加。”黄宏文建议可以为植物大普查命名为“中国世纪”。
人类使植物物种灭绝呈千倍递增
植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来源,但现在却约有6万至10万种植物因人类活动而面临生存危机。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秘书长莎拉·奥菲尔德昨日宣称,由于人类因素,使过去150年内物种的消亡速度加快了1000倍。
据统计,世界上已知的植物约30多万种,其中三分之二受到人口增长、毁林、破坏性开发、资源过度消费、外来物种入侵及农业扩张的威胁。生物的多样性遭到大幅破坏。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主任黄宏文研究员预测,如果不采取挽救措施,本世纪内可能有一半以上的植物会从地球上消失。
莎拉·奥菲尔德介绍,植物构成的自然环境,对于保护地球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无法估计的经济价值,而这常常被采伐开垦等经济活动所忽略。
她疾声呼吁,减少对植物种群的生存威胁,首先需要各国合作尽快对全球植物收集建档,纳入数据库。其次,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尽可能地对濒危植物就地保护,并出台配套政策。
此外,相当多的濒危植物生长在贫困地区,政府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人们的生存发展问题,不能建立过度开发、乱砍滥伐式的发展模式。
像办动物园那样建植物园
针对全球植物园存在的游客少、门票收入少、缺乏发展资金问题,来自英国、新加坡、保加利亚的植物园专家们提出了很好的改进意见:像办动物园那样,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增加吸引力,从而增加门票收入,为保护植物积累资金。
英国伊甸园植物园阿利斯泰博士多次做游客调查显示,来该园的游客中,第一次来的占65%,来度假的占82%,来自国外的占5%。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他们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服务,不仅为游客提供赏心悦目的景观,还为他们提供舒适的食宿服务,开心的文化服务等。“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来植物园的目的必然不同,植物园必须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做出改变。”阿利斯泰博士说。
为了吸引游客,保加利亚国家植物园GertAusloos博士认为植物园要学会跟大众和游客讲故事。首先要确立一个主题,如:消除环境污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引起人们共鸣,产生来植物园“听故事”、受教育的强烈愿望,从而改变过去不爱护植物和环保的行为。
利用园林景观抢救濒危植物
园林景观的设计,是通过收集植物对大众进行植物科普的好场所,对于抢救濒危、稀有植物,改善当地生态系统等具有特殊意义。这是美国、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专家的共同观点。
来自澳大利亚Adelaide植物园的Sh-erynPitman女士认为,建立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景观,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系统。建立这样的植物景观,要遵循8条原则: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选择非入侵性植物;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栖息地;尽量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尽量减少不可再利用资源消耗量等。符合这8条原则建起来的植物景观,就能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
来自巴西的安德利说:“保护植物不应局限于濒危植物展,而应利用植物园广大的区域,附以文字说明,提高人们对植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他建议,相关组织要制定这方面的全球教育计划:各国可成立教育中心等机构,进行本国农业记录回顾等,让国民了解本国农业发展过程,从而了解本国植物“发展史”;还可建立植物“文化站”,如甘蔗站、咖啡站、竹林站等,让大众入住,加深对植物的印象,从而树立爱护植物的意识。
植物园该不该收门票 专家认为植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