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荣:我是长治人啊。总是想念家乡!人老了,叶落归根。
前几年,杭州的西溪湿地公园让我有了回长治建湿地公园的想法。杭州西溪是国家林业局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首个试点,曾与西湖、西泠印社并称“杭州三绝”,后来被人为破坏了。但杭州很重视西溪湿地的生态恢复和保护工程,把它建成了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我这人一向喜欢新概念,去了西溪以后才知道了湿地的重要。我想起咱家乡长治不也有块湿地?我就回到长治,到了湿地,一边赏景钓鱼,一边想:北方人花钱坐火车飞机到南方去找水看水,咱眼前这36平方公里不就是片平静美好的水面?顶它4个西湖了!这要不保护,该有多可惜?就这么着想回长治开发保护湿地公园。
三晋都市报:建设中困难不少吧?
高崇荣:两年多了,我几乎天天都是早上6点从长治市里赶过来,工作到晚上10点以后。操心啊。保护湿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建这个公园,我是啥都干。和农民工一起吃一起干,脱了鞋下泥塘挖泥,光着膀子挥镢头刨地,铲,抹墙,遇啥干啥,不怕你笑,我把皮鞋磨烂了8双。我是个能吃苦的粗人,没有菜了,一抓三个馒头下肚照样干活。农民工们没见过这样的老板,也都愿意跟着干。
我对农民工的苦体会太深了,不愿为难他们。有时工程不能按进度进行,工程师跟我急,说我心太软,我做了好人可他没法交代了。可我心硬不起来。
湿地公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是要把握好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保护绝对是第一位的。即使压力阻力很大,我还是意志坚定,不惜代价做下去!但有时,也难以入眠。
三晋都市报:在外面发展多年,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高崇荣:我在上海江浙呆了十四五年,最大的感受是,南北方人的思想观念差距太大了。就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在国家还没有相关法规出台前,就先行一步,给杭州做了件大好事。我特别欣赏杭州一位博士市长说的一句话:“如果我这个市长能坐下来看报纸,而不用为杂七杂八的事跑腿儿,那就对了,政务就顺畅了。”
建一个项目,资金的匮乏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大的挑战来自于自身的封闭意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咱黄土高坡的人常表现出固执、僵化、保守。刚出去那会儿,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自己也在跟自己较劲。过了30岁的人,不经过高温高压,观念很难改变。经常是走着走着发现又回到了老路上。
刚回长治,很多人问我:啥干地湿地的,老高你闹个啥哩?可现在,长治不少人已经知道了湿地这个词儿和保护湿地这件事儿的重要。这就值。
三晋都市报:建湿地公园投资很大,还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自然资本的培育过程。目前,湿地公园的投资大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或绿色基金组织与民间团体的捐款。以个人之力做这件事的,您应该是国内第一人。您在湿地公园投入了多少资金,能透露吗?
高崇荣:现在是一期工程,四千万元投进去了。让我自豪的是,没有一分钱是银行贷款。这个事,说穿了就是个无底洞。家里人也不理解,对我有意见,尤其是资金链接不上的时候。我一如既往。我觉得,留钱给孩子对他们是祸不是福。将来,湿地公园建好了,百姓享到她的福了,我的孩子也就得到享受了。
我这些投资就算是打了水漂儿,我也绝不后悔。这个事也得有后来者继承。
三晋都市报:当地百姓理解您吗?
高崇荣:与大家混熟了,他们都很尊重我。我建这个公园,工程都交给村里人做,龙宫(指公园内接待处)和餐厅的员工都从村里找。虽然他们起点低,培训起来更难些。光这就为村里解决了八十多名劳力。他们呀,是守着宝地挣不上钱。其实,这满荡的
芦苇蒲草不都是财路?我开发这个湿地公园,也要带他们找条出路。下一步计划搞工艺编织培训。
三晋都市报:长治太行湿地公园前景如何?您给描述一下?
高崇荣:湿地公园完全按规划建好,我想怎么也还得三年吧。现在它是一天一个样儿。等6月份欢迎你再来看,那就又是一番风景啦!我希望未来的长治太行湿地公园,能在保护好的前提下,让人们玩好吃好住好,更成为一个2500亩的大科普教育现场!
三晋都市报:请您为自己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