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人们提起高山杜鹃还觉得有点陌生,即便在年宵期间偶尔能见到,也是远渡重洋的“舶来品”,贵得令人乍舌。然而也正是因为高山杜鹃的昂贵,近年来,不少业者纷纷看好它:科研部门埋头引种驯化,生产企业忙着组培扩繁,一时间各地产的组培苗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但是,国产高山杜鹃的上市量并没有明显增加,而且国产高山杜鹃的发展似乎也陷入困境。
苗价过高种苗商推广有难度“我们组培生产的50万株高山杜鹃苗,经过2年多的栽培,今年已经长到了冠径二三十厘米。由于小苗长势旺,需要足够大的栽培空间,而我们的温室面积又有限,因此正面临着‘扩容’的巨大压力。眼看苗子一天天长大,而种植者对种苗似乎并不感兴趣,苗子迟迟卖不出去,到时候忍痛毁苗可能在所难免。”辽宁省丹东市的一位高山杜鹃种苗生产商无奈地告诉记者。
面对种苗商的焦虑,不少生产商表示,目前阻碍高山杜鹃推广种植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种苗价格太高。据一位种植者介绍,早在5年前,他们就从国外进口了一批高山杜鹃种苗,当时的价格是每株50元,结果由于种植技术出了问题,赔了不少钱。如今国产高山杜鹃种苗量加大了,价格也比进口苗降低了不少,但他还是觉得种植高山杜鹃比种植蝴蝶兰、红掌等风险更高。
据了解,目前二年生国产高山杜鹃种苗至少要卖20多元一株,而且需要栽培两三年后才能上市。
缺乏技术生产商不愿多尝试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曾经尝试种植过高山杜鹃的生产者表示,有关高山杜鹃的栽培技术不成熟。高山杜鹃在养苗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株形修剪和冠形培养,而在这一过程中,对水肥、光照、温度的要求是非常精细的,一旦控制不好就会影响整个株形的完整性,甚至会影响叶片光泽度、花芽大小和密度。
“除了在栽培过程中有风险外,目前高山杜鹃的催花技术也不够成熟。”一位做了几年高山杜鹃催花的生产商介绍,国产苗在催花过程中存在营养不良问题,催出来的花不仅颜色暗淡,而且花期不长。而对进口苗进行催花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不能掌握这些种苗进口前的生长环境,因此催出来的花质量良莠不齐。不少外国专家将催花失败原因归于我国春节时间不固定,但无论何种原因,高山杜鹃的成品花始终不能令人满意。
市场看好消费者期待早上市“现在年宵花市场太需要推陈出新了。蝴蝶兰、大花蕙兰已经没有什么新意,高山杜鹃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年宵花品种。但目前上市的成品花数量并不多,品质也不一,而且价格普遍偏高,如果国产高山杜鹃成品花能够批量上市,价格能够有所下调,年宵期间还是非常有市场的。”很多消费者都与北京的王女士有着同样的期望。
一边是积压在种苗生产商温室里的“待嫁”种苗,一边是消费者对成品花的需求,这种供需的失衡该如何解决?种苗供应商和生产商也并不是毫无作为。丹东市几家种苗生产者已经开始边生产边摸索高山杜鹃的整套栽培技术;上海、河南、江苏等地的不少生产者开始少量种植;云南绿大地公司在繁殖种苗的基础上,与科研单位加紧研究栽培技术。在我国较早从事高山杜鹃组培苗生产的河北石家庄燕赵种业负责人李志斌表示,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目前他们已经全面掌握并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北方气候条件的栽培技术,包括种苗繁殖到成品花生产过程中的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和成品花花期控制等各个环节的技术。但他也表示,目前国产高山杜鹃成品花迟迟不能放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生产者不按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操作,由此导致种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