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又叫蒜脑薯、夜合、千张、中蓬花,属百合科百合属能形成鳞茎的栽培种群。原产于东亚,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欧美各国当作
花卉栽培,非常名贵。在我国采收鳞茎作食用栽培,是传统的出口名贵珍稀蔬菜。百合营养丰富,100g鳞茎中含蛋白质3.2g、淀粉11.5g、脂肪1.8mg、蔗糖10.39g、还原糖3g、果胶质5.6g、钾3.8mg、磷0.07mg、粗纤维0.85g。此外,还含有铁、钙和百合甙A素、百合甙B素,既是名菜佳肴,又可入药健身,老少皆宜。目前苏、浙、闽、湘、赣、皖、川、粤、甘、晋、新等省、自治区均有栽培,其中以江苏宜兴、吴江、南京,浙江湖州,甘肃兰州、平凉,山西平陆,湖南邵阳、新邵,江西万载等地较为集中,是我国百合干出口外销的主要基地。
百合有广阔的市场。鲜百合、百合干在我国各大城市及港、澳销路极畅,在国际市场上颇受南洋及东亚国家欢迎。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繁殖方法
1.鳞片繁殖 用利刀将鳞片自基部切下,或用手剥下,择肥大者放入1:500苯菌灵或克菌丹水溶液中浸30min,杀死病菌,阴干后直接插入苗床中。插后15--20d,于鳞片下端切口处发生小鳞茎,其下生根,并开始长出叶。一般1个鳞片可以生长小鳞茎1--2个,培育成种球需2--3年。采用“气培法”可大大缩短长成鳞茎的时间。其方法是将鳞片置于20--25℃的温室中,相对湿度为80%--90%,适当进行光照,10d后产生愈伤组织,分化成小鳞茎体,15d后长出根,30d后长茎生叶,过50--80dgp可获得直径1cm大的小仔球。
2.小鳞茎繁殖 凡能产生次生小鳞茎,即有“仔球”的品种,挖取大鳞茎时,可收集土中的小鳞茎用于播种,培育1年可达到种球标准。
3.仔鳞茎繁殖 兰州、平陆、宜兴栽培的百合,都是在采收时选根系发达、苞口好,一般有3--5个仔鳞茎,大小均匀而清楚的鳞茎作种。栽种前把仔鳞茎分开,使每个鳞茎都带有茎底盘。9--11月份栽植,行距25--28cm,株距17--20cm。开沟种植,把仔鳞茎底朝下,盖土7cm厚,翌年春出苗。宜兴秋季即可收获成品百合,兰州、平陆一般经2--3年才收获成品百合。
4.珠芽繁殖 凡能产生珠芽的品种,于6月份珠芽成熟时,采收后沙藏,8--9月份播于苗床。采用条播,行距15--20cm,株距3--7cm,栽深3--5cm,盖沙厚约0.3cm,再盖草1层。翌年秋季即长成1年生鳞茎,再连续生长2--3年即可作种球使用。
5.茎段和叶片扦插 将茎节插入水中,或将叶片特别是上部叶片插入湿
珍珠岩粉中,不久,其基部切口处可长出小鳞茎。
6.其他繁殖方法 除以上各种繁殖方法外,还可采用组织培养法、仔鳞茎的心芽繁殖法及种子繁殖法。
二、整地播种
百合忌连作,种过百合的地块需隔2年以上才能再种百合。百合的前茬以瓜类和豆类为好,其次是水稻和小麦。土质要求肥沃、疏松,为便于排水,地势宜高爽,最好是沙壤土。粘质土壤易患病,鳞片上带有污点。深耕,并施足基肥,在偏碱性土壤中,要多施腐叶土、发酵木屑等,而酸性土壤中,则要增施石灰。北方干旱地区常用平畦。地下水位高,多雨或经常灌水处,宜用高畦,畦宽2--2.4m;
百合最好秋季播种,也可春播。秋播后,冬前能形成健壮的根系,成活率高,出苗早,发育快,产量高。栽培上大多用小鳞茎作种球,种球要选健壮、肥大、圆整、鳞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