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网纹草又名费通草、红网纹草,为爵床科网纹草属植物。网纹草姿态轻盈,植株小巧玲玫,在观叶植物中属小型盆栽植物。由于叶脉清晰,叶色淡雅,纹理匀称,深受人们喜爱,是目前在欧美十分流行的盆栽小品种。其实网纹草的历史不长,自20世纪40年代被发现以来,仅仅半个世纪。至今,在欧美窗台,阳台和居室中己十分常见,说明网纹草有着特殊的魅力。
我国栽培网纹草的历史更短。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从国外引种,90年代初进行小批量生产。目前花卉市场、花店中均有商品出售,甚至在花卉地摊上随时可见,说明网纹草在国内发展还是比较快,群众比较喜欢。
【形态特征与品种】网纹草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株低矮,呈匍匐状,匍匐茎节易生根。叶对生,卵圆形,红色叶脉纵横交替,形成网状。叶柄与茎上有茸毛。顶生穗状花序,花黄色。
常见本属观赏种类有白网纹草(F.verschaffeltiivar.argyroneura),具匍匐茎,茎有粗毛,叶片卵圆形,翠绿色,叶脉呈银白色。小叶白网纹草(F.verschaffeltiivar.argyroneuracv.Minina),为矮生品种,株高10厘米,叶小,叶长3~4厘米、宽2~3厘米,叶片淡绿色,叶脉银白色。大网纹草(F.gigantea),茎直立、多分枝,叶先端有短尖,叶脉洋红色。
【生物学特性】网纹草原产南美秘鲁。喜高温多湿和半阴环境。网纹草属高温性植物,对温度特别敏感,生长适温为18~24℃。冬季温度不低于13℃,13~16℃可维持正常生长。温度在13℃以下,网纹草生长停止,部分叶片开始脱落,但茎干不会受冻,如室温回升到18℃以上,可继续萌发新叶。若温度低于8℃,植株受冻死亡。
网纹草宜多湿环境,生长期需较高的空气湿度,特别夏季高温季节,水分蒸发量大,空气干燥,除浇水增加盆土湿度以外,叶面喷水和地面洒水更加必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利于网纹草茎叶生长。但盆土排水要好,不能积水,叶片也不能长期浸泡在水雾之中,否则叶片色泽变白,容易引起脱落和腐烂。但冬季或阴雨天,盆土可稍干燥些,空气湿度可适中些。
网纹草以散射光最好,忌直射光。夏季需设遮阳网,以50%~60%遮光率最适宜。冬季需充足阳光,中午时稍遮荫保护,雨雪天应增加辅助光,叶片生长健壮,叶色翠绿,叶脉清楚。若长期过于荫蔽,茎叶易徒长,叶片观赏价值欠佳。
土壤宜用含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壤土。
【繁殖方法】常用扦插、分株和组培繁殖。
扦插繁殖:网纹草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全年可以扦插繁殖,以5~9月温度稍高时扦插效果最好。从长出盆面的匍匐茎上剪取插条,长10厘米左右,一般需有3~4个茎节,去除下部叶片,稍晾干后插入沙床。如插壤温度在24~30℃时,插后7~14天可生根。若温度过低,插条生根较困难。一般在插后1个月可移栽上盆。
分株繁殖:对茎叶生长比较密集的植株,有不少匍匐茎节上已长出不定根,只要匍匐茎在10厘米以上带根剪下,都可直接盆栽,在半阴处恢复1~2周后转入正常养护。
组培繁殖:常以叶片和茎尖作外植体。消毒灭菌后叶片切成8~10毫米长,接种到MS培养基加6-苄氨基腺嘌呤2毫克/升、萘乙酸2毫克/升和2,4-D1毫克/升培养基上,30天后叶片弯曲,再过20天长出丛生芽。将丛生芽切割后移入1/2MS培养基加萘乙酸0.1毫克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