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富贵花、木本芍药、洛阳花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达2米。枝多而粗壮。叶呈二回羽状复叶,小叶阔卵圆形至卵状长椭圆形,先端3-5裂,基部全缘,叶背有白粉,平滑无毛。花单生枝顶,大型,径10-30cm;花型有多种;花色丰富,有紫、深红、粉红、黄、白、豆绿等色;雄蕊多数;心皮5枚,有毛,其周围为花盘所包。花期4月下旬至5月,果9月成熟。
分布:原产于中国西部及北部,在秦岭伏牛山、中条山、嵩山均有野生。现各地有栽培。
习性:喜温暖而不酷热气候,较耐寒;喜光但忌夏季暴晒,以在弱荫下生长最好,尤其在花期若能适当荫蔽可延长花期并且可保持纯正的色泽。牡丹为深根性肉质根,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略带湿润的沙质土壤;较耐碱,在PH值为8的土壤中能生长良好。
栽培要点:牡丹为肉质根,栽植时要选择疏松、肥沃、深厚的沙质壤土。如果土壤不好,要加以改良。栽植牡丹要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切忌栽在易积水的低洼之处。土壤蛋白质以中性最好,微碱、微酸性土壤亦可。
栽前要对根部进行适当修剪,剪去病根和折断的根,再用0.1%的硫酸铜溶液或5%的石灰水浸泡半小时进行消毒。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再栽。栽植浓度以根茎交接处与土面齐平为好。在黄河流域以9月下旬-10月上、中旬为宜。黄河以北地区可适当早栽,长江以南地区可适当晚栽。
栽植时期要适当,这样栽后伤口愈合快,容易生根。若栽植过早容易引起“秋发”,次年无花。若栽植过迟,伤口愈合慢,影响成活,即使成活,生长也很瘦弱,需经一、二年后始可慢慢恢复生机。牡丹虽然比较耐旱,但在春、秋干旱季节也要进行浇水,但不能积水,夏季雨水多时还应注意排水防涝。
牡丹是喜肥植物,要想使牡丹花大色艳,避免“隔年开花”的现象,合理施肥是重要条件之一。牡丹每年至少需施3次肥。第一次为“花前肥”,在2月中、下旬,结合浇“解冻水”施入。第二次在5月上旬施“花后肥”,如用饼肥要充分腐熟。如用复合肥(化肥)要施在距主根较远之处。也可用0.2-0.5%的磷酸二氢钾作根外追肥。第三次在入冬前后施肥。
为了使牡丹生长健壮,年年开花,花多色艳,整形修剪也是很重要的。牡丹的整形修剪主要包括定干、修枝、除芽、疏蕾等项工作。
牡丹栽植2-3年后,即可进行定干,决定植株留枝干多少。对长势弱、发枝数量少的品种,一般剪除细弱枝,保留强枝。对长势强健、枝干较多的品种,以留3-5千为宜。对长势特强、生长旺盛的品种,可以修剪成为独干式的“牡丹树”。牡丹定干工作宜在秋、冬季进行。定干要视植株生长情况分数年完成,切不可大剪大砍急于求成。
牡丹的根际有许多不定芽,每年春季大量萌发,与枝干争夺养分,应及时除去。如春季没有除净的,到秋季再进行一次。一般说,牡丹经过定干、每年进行除芽和剪除冗枝、病虫枝、内向枝、交叉枝、平行枝、重叠枝,即可使植株生长均衡,开花繁茂。
牡丹除露地栽培外,也可进行盆栽。盆栽牡丹,要选择适应性强、花型较好的早、中花的品种,如“落阳红”、“二乔”、“胡红”、“赵粉”、“似荷莲”、“一品朱衣”、“青龙卧墨池”等品种。植株宜选择用芍药根嫁接、二、三年生、有2-3个枝干的小棵牡丹。如用分株苗盆栽,初栽时根干要进行重剪,或平茬,或只留一、二个短枝。
上盆时,花盆可小一些,以后随着植株的增长,再换较大尺寸的花盆。盆土可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呈微碱或微酸性的培养土。9月中、下旬上盆,为避免“秋发”,可适当带叶栽植。修剪整形,与地栽牡丹相似。
日常管理与一般盆花类同。唯冬季要注意将盆栽牡丹放入“花池”。池内填充锯末,以防寒越冬。在严寒地区,可将牡丹带盆埋入土中,或将植株地上部分用稻草包扎或用多层牛皮纸袋套上,再培土过冬。
牡丹很适宜于促成栽培,通过温度的控制与调节,可使其在元旦、春季等节日开花。要使它在春节开花,可选4-5年生的优良品种,于春节前35-60天上盆,搬入温室后逐步升高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超过此限可开窗通风),晚上控制在10-15℃,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