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的概念:一些种类的植物, 由于种皮不透水不透气, 使水分和空气不能进入种子内部,用温水浸种时,种子 也难以吸水膨胀,种子始终处于休眠状态, 这样的种子 称硬实。
可用用刻伤种皮的方法打破休眠。 ②种皮不透气:有些植物的种子,水分虽能进入种 皮,但气体却难以进入,在含水量高的情况下, 气体更 难进入潮湿的种皮,又由于种子含水量高, 呼吸旺盛, 消耗O2放出CO2,前者(O2)不能进入,后者(CO2)不能排出,阻耐气体交换,影响种子内部的生物化学变化,和胚的生长,禾本科植物和棉子等种子的休眠, 主要是这一原因造成的。 ③种皮的机械约束作用:如核桃、杏、桃、李、 杨 梅、椰子、泽泻、荠属、 独行菜等由于种皮的机械约束力作用,使种胚不能向外生长, 种子长期处于吸胀饱和 状态,直至种皮得到干燥时,细胞壁胶体性质发生变化 后,才能萌发。种皮坚韧、致密、 或表面具有革质或蜡 质的种子,往往容易限制种子的萌发而成为休眠的原因。 2、抑制发芽物质存在:有些植物的果皮、胚乳、 或 胚部含有抑制发芽的物质存在,如酚类物质、氨、乙烯、 氰化氢、有机酸等。
    近年的研究证明,主要的抑制物质是 脱落酸(ABA)。在胚内的ABA 含量和休眠的深度成正比。在休眠的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很高,随着休眠的解除, 脱 落酸的水平逐渐下降。
如,红松种皮含有单宁,约5.5%, 抑制种子发芽。 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另据报导,杨树种皮中有脱落酸存在, 影 响种子的萌发,在萌发前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 将脱落酸 溶出后种子就能萌发。 3、胚需要后熟: ①生理后熟:种子的胚在还未完全成熟, 在适宜的 条件下,即使剥去种(果)皮,也不能萌发。 这类种子一般需要在低温和潮湿的条件下经过几周至数月之后才 能萌发生长。这种现象称生理后熟。如繁枝苋、菊、 矮 牵牛、香豌豆、四季樱草、三色堇、一品红、楼斗菜等,需将种子在低温下保存一定的时间后才能发芽。 一般林木的种子在采收后要在低温潮湿的环境条件 下经历一个冬季,到翌年春天才能发芽。如板栗、 苹果 等。 ②形态后熟:是有些种子休眠的原因之一。 有些植 物的种子如银杏、兰花冬青的种子在采收时,种子已表 现出成熟的形态特征,但其胚尚未分化完善, 种胚还很 小,需要在适宜的条件下继续完成器官分化(一般得4~ 5个月的后熟期)的现象称为形态后熟。此类植物还有:毛茛、水曲柳、白蜡树、野蔷薇、冬青、卫矛等。 种子萌发需要严格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水分、 空 气等。如大岩桐的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4℃,一般盆播时还要覆盖塑料膜以保持盆土的湿度.。对于休眠期长 的种子或休眠期不一致的种子在播种前进行必要的处理 以打破休眠,否则种子发芽不整齐。
    四、种子摧芽 种子摧芽是解除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发芽的措施,通 过摧芽解除种子休眠,使种子适时出土,出土整齐,提高发 芽率和提高成苗率,减少播量,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1、种子发芽的条件 ⑴水分:种子必须吸收一定量的水分才能萌发。 水 分是发芽的首要条件,只要有了水分,才能使种子膨胀, 种皮破裂,使种子内的水解酶类激活, 从而使种子内部的贮藏性物质转化为结构物质,供种子萌发之用。 ⑵温度: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很大,种子内部的 生理生化作用,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 种子萌发也 有“三基点”温度。即最高、最低、和最适温度。 种子 在最高和最低温度范围之外容易失去发芽力,高温使种 子变性,过低温度使种子遭受冻害。 最适温度不是生长 发育最快的温度,温度高生长发育快,但幼苗细弱。 而 在幼苗生长发育健壮时的温度,称最适温度。①变温处理种子, 可以激发种子内水解酶的活性, 有利于种子内营养物质的转化, 使贮藏性物质转化为结 构性物质;变温还可使种皮因胀缩而破裂, 利于种子的 气体交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