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钱宏仁展示栩栩如生的通草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一种能与“真花”媲美的“人造花”,扬州通草花曾经在全国引起轰动。可近来记者在扬州采访了解到,通草花正面临灭绝的窘境,整个扬州仅剩下两名“传人”!
记者从扬州工艺美术部门获悉,通草由产于云贵高原的一种植物加工而成,明清时期老百姓开始以通草制成简单的头饰花和胸花进行装饰。上世纪五十年代,扬州民间艺人钱宏才以扬派盆景的手法对此大胆创新,首创菊花盆景和立体挂屏。1957年全国第一次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扬州通草花在大会上引起轰动。这以后,包括通草菊花在内的各种以通草制成的
花卉盆景在国内屡屡获奖,钱宏才的通草菊也因此和张永寿的剪纸菊、吴砚耕的国画菊一起,被称为扬州三绝(菊),一时蜚声海内外。
记者昨日在扬州工艺美术馆找到钱宏才的胞弟钱宏仁,钱老师傅不无感慨地告诉记者,哥哥已经去世多年,目前扬州做通草花的就剩下两个“传人”:他和一位表兄。老钱说,自己是看着扬州通草花一年一年走向“衰落”的,年轻时学徒,工艺厂还有专门的通草花车间,师傅多,弟子更多,但后来一年不如一年。钱宏仁表示,通草花在市场上“不景气”有自身的原因,它的制作时间较长,成本较高,一盆动辄卖几百元。通草花还有个“致命伤”,太容易沾灰尘,因此需要给它装上玻璃罩,既麻烦,又影响观赏。此外,现在的城市人一年四季都不缺鲜花,通草花毕竟是“假花”,做得再“像”,主人的“新鲜感”一过,自然就要“失宠”。
钱宏仁表示,也曾有不少年轻人和自己学过做通草花,但这一行易学难精。做好通草花对手工、剪纸、绘画、构图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多少人学着学着就跑了。也不怪他们,就算学好了市场需求也是个问题。自己虽然是“正宗”传人,迫于生计,也中断了不少年,直到退休后才“重操旧业”。老钱说,自己和表兄都是快70岁的人了,哪一天不做,通草花就没人做了,自己真的担心它会失传!
扬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夏秘书长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工艺美术大市,最近扬州又有一批民间工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通草花目前面临的窘境他们也非常着急,但因为申报的工艺必须要达到百年以上历史,通草花尚不够申报的“资格”,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扬州人独创的民间工艺,说什么也不能让它“失传”,目前他们正在想方设法,争取让通草花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