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福建省漳州市的
花卉产业实现产值11.46亿元,出口达到1057.5万美元,各项指标均居福建全省第一。目前,漳州花卉种植面积7万亩,品种达2000多种,形成了水仙花、兰花、榕树盆景、仙人掌类植物、棕榈科植物、阴生观叶植物等六大类特色产品,有100多个品种畅销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西班牙、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漳州所辖县市先后被誉为“中国兰花之乡”、“中国水仙花之乡”、“中国榕树盆景之乡”、“中国花木之乡”;百花村花卉市场和闽南花卉批发市场分别被评定为“全国花卉定点市场”、“全国花卉重点市场”。
漳州花卉产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成绩,是因为主打了七张牌。
科学规划 明确发展方向 2003年,漳州市就实施了经过专家评审论证的《漳州市花卉产业2003~2010年发展规划》。按照规划的要求,漳州花卉产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目标。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漳州实施了促进花卉产业发展的五大战略,即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转型战略,以规模效应为重点的联合战略,以漳台合作为重点的互补战略,以拓展外销为重点的开放战略,以个体消费为重点的普及战略。
依托优势 发展对台合作 漳州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基本位于同一纬度上。就花卉业合作而言,主要呈现四大优势:一是自然环境相似,二是人文环境相同,三是优势互补性强,四是合作政策环境宽松。依托这些优势,漳州已举办了7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目前,全市共兴办台资花卉企业63家,总投资1.02亿美元,漳州成为了全国最大的两岸花卉合作基地。同时,全市利用台资、外资1亿美元。台资、外资花卉企业的引进,为漳州花卉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培植龙头 推进产业进程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给漳州花卉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漳州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重点扶持漳州东南花都有限公司等两家省级花卉龙头企业,闽南花卉有限公司等5家市级花卉龙头企业,漳州市九湖水仙花生产基地等6家省级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发展壮大,通过资金、技术、用地、资讯等政策扶持,拓宽市场视野,及时掌握国际花卉贸易动向,建立外向型花卉生产基地,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经济关系,建立健全基层花卉产销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完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产销模式,推动漳州花卉产业化发展。 科技兴花 丰富产业内涵 一是建立花卉新优品种研发中心,加强外来新优花卉品种的引进工作,通过筛选驯化,培育适宜漳州市发展的花卉新品种。同时鼓励、引导民间组织花卉新品种的开发,实现种苗国产化、用途多元化。二是加强乡土野生花卉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建立兰花种源保护示范基地,抢救濒危品种,促进乡土野生花卉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三是在龙海建立抢救水仙花“百叶”濒危品种生产示范区,研发“金三角”等新品种。
坚持标准 做强特色品牌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花卉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通过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生产的路子,大力发展自育品种,在开发品种多样性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树立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如漳州水仙花已注册了“圆山”、“宜春”商标,并取得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开创了我国原产地标记注册的花卉品种首例,而且于2003年底获得国家证明商标注册,2005年又取得“漳州水仙花”省级著名商标认证。今年拟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漳州水仙花”国家驰名商标的认定,打造漳州城市知名品牌,扩大省花、市花的影响力。
此外,将继续建立花卉生产标准化体系,严格执行标准化制度,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建设网络 构筑市场体系 逐步完善“漳州花卉”网站的建设,健全花卉产业供求与市场价格预测预报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及时、便捷、优质的信息服务,减少花卉生产、营销的盲目性,促进花卉产业信息化。同时,在现有闽南花卉批发市场、百花村花卉市场和南靖兰花市场三大全国性市场的基础上,做好规划布局,完善漳州花卉产地批发市场;另外,时机成熟时开辟网上交易平台,实现网络上的花木拍卖、网上交易、网上速递等,提高流通过程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速度,形成花卉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的综合体系。
参与活动 促进行业交流 2006年元宵节,漳州市政府通过举办赴台湾首届漳州水仙花雕刻艺术展,不仅以花会友,加强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情谊,而且大力宣传推介了漳州的特色花卉产品。计划今后每年组织参加1至2次全国性花卉园艺展览,每两年组织花卉企业赴日韩、欧美参加国际性花卉展。此外,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促进行业交流合作以及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