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管开云、胡虹研究员分别申请的《秋海棠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新品种培育》和《杓兰属和兜兰属植物的保育及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日前获得中科院项目资助,资助额分别为22万元和20万元。
昆明植物所研究员、昆明植物园园长、博士生导师管开云长期从事秋海棠属植物研究。他通过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秋海棠属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及迁地保护》的研究,基本掌握了中国秋海棠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资源状况,摸清了部分种类的濒危原因,并制定出保护对象及其保护措施,解决播种育苗、扦插繁殖、叶片离体组织培养等种质资源保存的关键技术,并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形态解剖学领域进行了相关的基础研究。管开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这个项目的研究,新增秋海棠属植物野生种类150多种,园艺品种300多种,使目前收集保存数目达到450余种1万余盆。通过以遗传育种研究为主开展的新品种培育,已有20多个品种通过了云南省林业厅植物新品种登记注册办公室注册登记。”据介绍,从明年起,课题组将用3年时间开展《秋海棠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新品种培育》项目的研究。
据胡虹研究员介绍,兜兰属植物的观赏性非常好,被列为中国频危植物红皮书保护对象。兜兰属植物在云南省的开发前景看好。项目组正在进行该品种的引种驯化,计划通过开发来保护这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