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乡村休闲游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披露最新统计,武汉乡村休闲游景点景区已达600家,直接从业人员2万余人,去年综合收入7亿多元,占全市农民全年收入1.5%%。
乡村游利用山水资源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庄,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拓宽农民财路。
洪山区花山镇农民以前种稻谷、蔬菜为生,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守着好山水,过着紧日子”。近年,镇里通过招商投资,广种苗木花卉,办起40多个都市休闲农庄,观光、垂钓、品农家饭等活动,每年吸引近2万市民前来度假。花山花木公司投资800多万元,建成300亩景观树种植基地,培育樱花、桂花、广玉兰等70多个城市需求树种,每年纯利润50多万元。春和村村民袁社会,将19.7亩田地全部种上景观树,年收入过5万元。目前,花山镇景观树种植面积已突破1万亩,美化环境,丰富旅游资源,增加出售苗木收入。去年,全镇农民人均年收入4600多元。
洪山区汤逊湖村农民“渔家乐”发家。8户村民在水边兴建钓鱼台,每户经营垂钓水面8-10亩,去年户均收入15万元左右,是传统养殖业的10倍。
乡村游带动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提升附加值,刺激加工业发展;带动农村交通运输、商业餐饮、文化娱乐业,形成农业旅游产业链。
传统农业大区黄陂,将北部丘陵地区整体规划为木兰景区,一大批乡村休闲游新景点,促销地方土特产、手工艺术品。木兰景区农副产品60%%进入旅游市场,芦笋每斤卖到6元左右,是以往市价的2-3倍。全区农民250多人改做水上旅游运输业,2000多人改做餐饮服务业和园林建筑业,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市乡村休闲游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发展乡村休闲游助农增收力度,到2010年,农民从业旅游人数将达到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