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花逆市而动危中寻机
“这原是出口的玫瑰,原来卖30元一把(每把20枝),现在只卖12元,花形好,花期长,可插20多天,这么好的玫瑰不是常常能买到的。”近期,走在尚义街花市等昆明各大鲜花销售点,都可以听到花商在做如上介绍,而其所售的玫瑰的确枝壮花艳属优质品。
而就在上月底,本报曾报道云花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50%。花价异动的原因之一就是,出口市场对高品质鲜切花需求大增,市场求大于供拉高云花价格。仅一周的时间,原来市场求大于供的出口花卉格局,竟发展到低价内销的地步。
无奈 出口转内销
对此现象,记者连续采访了多家云南花企,被告之:并非是出口花卉产量巨增,而是因为出口花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品质,其二则是满足国际市场上对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要求,近年来,国际市场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和规范,而部分不具备第二项条件的花企,无奈之下只有转为内销,于是就出现了开篇时的那一幕。
据了解,云南花卉产业80%是农民从自己的“责任田”上发展起来的,生产规模小、品种杂而多、种植分散,花卉品质不高,很难达到出口标准。仅以昆明呈贡县鲜花生产为例,由一家一户花农生产的鲜花,只有不到10%的鲜切花能达到出口标准;而该县26户种花大户规模化、专业化种植的花卉,60%达到出口标准;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花的花卉企业,生产的鲜切花2/3以上能出口。
贱卖 有多重原因
由于云南种植的鲜切花大多为引进品种,有人戏谑地把云南花卉产业称为外国花卉品种的“复印机”。加入WTO后,保护花卉知识产权,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对云南花卉产业性命攸关。
据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玉勇介绍,该公司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玫瑰品种有5个,而其余三十余个引进品种都是按每个品种种苗0.85欧元在支付专利费用,2005年该公司支付此项费用就达240万元人民币。一些大型花企指出,在他们支付专利使用费时,部分小的花卉企业则欠缺花卉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非法使用引进种苗并大量繁育在市场销售,不仅拉低了花价,同时也破坏了云南花企的国际声誉。
对此,省花产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因种苗的非法使用导致出口花卉知识产权不符合国际贸易的规定,出现出口遇阻回流的现象,近几年来已开始逐步的显现出来,但就因此断言回流花卉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则仍显片面,就目前市场上出现优质低价的花卉,还应充分地考虑到目前国内国际市场上对花卉的实际需求状况,进入四五月,一直是花卉市场的淡季,这是一个客观的市场规律,因此应客观地审视优质低价花卉的出现。
应对 自主创新育新品
据省花产联负责人介绍,随着国际贸易环境对花卉知识产权的逐步严控,实施有效的花卉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新品种研发和市场推广,已成为我省花卉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我省的花企和花农已对此有了深刻地认识,全省每年合法使用引进种苗的鲜花种植面积都在增加,一批有实力的出口型企业,已将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成功地打入了国际市场;同时,还加大了自主知识产权花卉品种的培育力度。截至目前,我省已登记的自主产权花卉品种已达15个,而这在3年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此外,由于原有的花卉保护条例存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我省有关部门正着手研制新的地方性花卉保护的法律法规;同时,一批扶持花卉企业进行品种研发和鼓励出口的政策也正在研究中。
本报记者 黄颖 实习生 吴洁 和晓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