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随着气候的逐渐变暖,温室中几种主要病虫害也将会发生,现介绍于下,以便及时防治。 一、白粉病 诊断: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亦可侵染叶柄、茎(嫩枝)、花芽或花蕾以及花梗、花瓣等部位。病害初期表现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色粉斑。粉斑呈零星分布,颜色较淡,受病部位略显褪绿或畸形。在适宜的环境下,粉斑迅速扩大,连接成片,其上布满白色粉状霉,病叶上出现黄褐色大小不等的块状枯死斑,最后病叶枯焦。被害植株生长不良,嫩梢扭曲,花期明显地缩短或不能正常地开花。瓜叶菊、扁竹蓼、樱草、非洲菊等花卉常受其害。 处方:1、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使用50%硫磺胶悬剂150-250倍液或40%多硫胶悬剂400——600倍液喷雾,施药间隔期为5-7天;2、发病期间则应用20%粉锈灵乳油1500至2000倍液进行喷雾,施药间隔期为10-15天;3、注意室温不宜过高,并保持良好的通风;4、控施氮肥,适当地增施磷、钾肥,及时地清除病叶。 二、灰霉病诊断:此病的为害部位与白粉病相似,被害处初呈暗绿色或灰褐色水浸状的不规则形病斑,其后迅速扩展成褐色或灰黑色块状枯死斑,并逐渐地蔓延到整个叶片或全株。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病斑上常密生有灰白色至深灰色霉状物。花卉的幼嫩部位或多汁肥厚的茎叶被害后常软化弯曲下垂,并极易腐烂。此病可危害仙客来,秋海棠、瓜叶菊、鹤望兰等多种温室花卉。 处方:1、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8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施药间隔期7天左右。此外,亦可应用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以上药剂皆为保护性杀菌剂,所以施药时应力求喷洒均匀和周到;2、盆土不宜过湿,花盆之间应留有充分的空间,发现病叶应及时摘除。 三、蚜虫诊断: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其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叶片背面或嫩芽、嫩梢、花及花蕾处吸食汁液,导致叶片扭曲变形或向叶背呈不规则卷缩,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褪绿和质地变硬或变脆。被害部位多被有一层粘液(蜜露),故常招引蚂蚁和引起煤污病。温室中的香石竹、月季、瓜叶菊等花卉上最易发生。 处方:1、控制室温不宜过高,并注意适当地通风。对局部性为害,可用人工清除,或用50克烟叶(茎)在750克温水中浸泡24小时后,滤其汁喷洒;2、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或50%为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亦可使用2.5%的敌杀死乳油2500倍液喷雾。上述药剂宜常交替使用,以免蚜虫产生抗药性或导致叶螨猖獗。 四、蚧壳虫诊断:参见《中国花卉报》第448期第二版上《蚧壳虫的诊治》一文。 处方:1、花盆之间不应排列过密,发现少量为害时可行人工擦(刮)除;2、盆施3%的映喃丹颗粒剂或5%涕灭威颗粒剂。内口径18公分左右的花盆内施用量前者一般为15克左右,后者通常不超过5克,此法对蚜虫,蓟马、根部的线虫及叶线虫(映喃丹对珠兰等叶线虫除外)等盆花上的某些害虫尚有良好的兼治作用。具体使用方法为,将花盆的表土(应不伤及根)稍加耙松后倒出部分,随将称好的药粒分别均匀地撒于盆面,再把原来倒出的盆土粉碎后均匀地覆盖其上并用花铲略为拍实。然后用花洒适量浇水,切忌将盆面浮土和药粒冲积到一边,或溢出盆外。映喃丹和涕灭威都是高毒农药,施用时须配戴安全防护用具,严禁赤手接触药剂和加水制成悬浮液进行喷雾,且初次应用时宜先行药害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