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坪草的常见病害
(一)褐斑病英名Brownpatch,病原菌为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菌丝褐色,呈直角分枝,分枝处缢缩,附近形成隔膜,老熟后常形成粗壮的念球状菌丝。菌核褐色至黑色,常附在叶鞘病斑上,易脱落,病斑中常可发现此菌核。
该真菌为害过程是从中心点呈圆形向外扩展蔓延,常形成直径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枯草圈,在此范围内草的根茎、鞘叶都可受害,造成根腐、茎腐、鞘腐和叶腐。叶片上病斑梭形,边缘红褐色,内部灰白色,清晨结露或高湿时在枯草圈周围出现白灰色烟雾,太阳曝晒后可消失。该病菌在15.5C时即可开始萌动,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1-32C,在持续高温高湿季节可迅速发生。在北京地区,高管理水平、高质量的草坪绿地6月上中旬即可发病,是草地早熟禾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另外,该病的突出特点是枯草圈中间病株常复原较快,结果形成中间绿色,边缘枯黄色的呈环状或蛙眼状的枯草斑。
(二)枯萎病英名Dollarspot,又名钱斑点,由镰刀菌或腐霉菌(Fusariumsppythiumsp)引起,主要在高温高湿季节侵害整个植株,使根、根茎、匍匐茎、叶片受害,出现褐色或红褐色病斑,可导致整株腐烂死亡。在病株上有时可见到白色至粉红色菌株和分生孢子团或白色絮状药丝体。病菌侵染处草坪草一丛丛死掉,使草地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枯草斑。在我国北方,枯萎病和褐斑病常在一块草地上同时发生,在时间上褐斑病发生的时间早一些(有时在6月份就开始发生),枯萎病多在7-8月份发生。
(三)叶枯病引起叶枯的病原菌很多,主要由半知菌亚门中的丝孢菌引起,主要症状是出现叶枯和叶斑,也危害根、茎等部位。发病初期是先在叶片或叶鞘上出现水渍状绿色小病斑,以后病斑加大变长,出现椭圆形及梭形褐斑,病斑周围叶组织变黄,形成晕圈,严重时整个叶片或分蘖死掉,草地上形成不规则形枯草斑。
(四)锈病英名Pucciniasp,是草坪草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冷、暖地型草都发生,传播途径是由空气传播,可直接侵入或从气孔侵入植株,初期在病部形成橙红色孢子堆,其椭圆或棒状小突起破裂后散布铁锈色菌粉,使草坪草变成锈黄色,抑制草的正常生长,破坏草地景观。北京地区锈病常在9-10月间发生,黑龙江省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发生,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5-20C,适宜的相对湿度接近100%。
二、草坪病害的防治原则及对策
防治草坪病害应从四方面入手综合防治。第一,要选择抗病性强的草种或品种,并做到科学的更新。第二,要千方百计地减少或消灭菌源。第三,采用适宜的管理措施及控制草坪小气候。第四,药剂防治。
(一)抗病品种的选择
选择品种时要了解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品种特性,要选择在该地区经过2-3年引种试验,表现出抗病性强的品种。近几年市场销售的抗病性较好,且越夏耐高温、耐干旱的草地早熟禾品种有Freedom、Nubtue、Kelly及E-clipse、Wabase、Midinetr等。
抗病品种的抗性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种植时间的推移,抗病性会逐渐减弱或丧失,所以要注意品种的合理更新。
(二)减少和消灭初级染源
1.减少种子带菌,进行药剂拌种。经试验,用种子量的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三的纯粉锈宁拌种,既可杀菌又可促进种子萌发,效果良好。
2.土壤和肥料消毒。根据地块的发病历史,播前对土壤或肥料喷洒杀菌剂。
(三)科学地控制草地小气候
夏季雨水集中,气温常达30C以上,这种条件是各种病害发生的有利时机。控制草坪病害,关键是草坪的越夏管理。
1.水分控制和管理要防止草地长期干旱和过分潮湿,长期干旱再加上高温,将严重影响草地正常生长,导致植株休眠甚至死亡。过分潮湿一者影响草坪的根系生长,更为有害的是给各种病源菌的活动创造条件,所以夏季水分管理的策略是“干湿交替”或“见干见湿”。具体说就是灌水要灌足灌透,使水分渗到根层,然后间隔到干透时再浇第二次,应避免一天浇很多次,每次浇的时间过短。另外,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止水淹。
2.修剪管理夏季病源物猖獗,很易从剪口处侵入蔓延,导致病害发生。所以夏天应适当减少修剪次数并增加留茬高度。一般草坪最好在10-12厘米时开始修剪,留茬高度在8-10厘米左右。另外,经常注意搂草和梳草,去掉枯黄烂叶,增加草地的通透性。要防止草坪修剪间隔时间过长,一次剪掉二分之一以上高度的做法是造成草坪斑秃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