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行业坚持支农方向,认真贯彻“控制总量、加强科研、调整结构、提高质量”的发展方针,取得了全面的增长。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律先认为,当前农药工业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农药产量完成86万吨,比上年增长1.2 %,其中杀虫剂47.8万吨,下降1.2%,杀菌剂8万吨,增长4%,除草剂21.1万吨,增长6.5%,较好地实现了控制总量的目标。在加强科研方面,由于国家的大力扶持,南北两个农药创制中心近年在开发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方面也取得可喜进展,到2003年底,已经有十几个品种通过了农药登记,另有二十几个新品种正在或正在准备进行农药登记。在调整结构上也大有进展,2003年通过加速发展除草剂、杀菌剂,农药总产量中,杀虫剂占55.4%,杀菌剂占9.3%,除草剂占24.4%,三大类产品结构更趋合理。结构调整的另一个进展是加速高毒农药的削减和取代,去年提前对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5个高毒有机磷农药复配制剂不再发放生产批准证,并从今年1月1日开始撤销上述5个品种复配制剂的生产批准证书。去年杀虫剂所下降的1.2%全部是高毒品种。在提高质量方面,大力推广新的高效剂型,尤其是水性剂型,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微胶囊剂,大中型农药企业农药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都达到95%以上,基本上能够保证产品质量。
我国农药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我国农业防治病虫草害的需要了。而且我国已经是世界上重要的农药生产和出口大国,2003年出口农药27万吨(实物量),增长23%,出口品种100多个,出口国家和地区也有100多个,出口金额7.3亿美元,也增长了23%;而进口量仅为2.8万吨(实物量),所占比例很小,约占出口量的十分之一;进口金额1.34亿美元,农药进出口顺差约6亿美元。另外,我国生物农药发展比较快,已能生产20多个品种。
在谈及农药工业与三农的关系时,王律先认为,农药工业的定位就是支农工业,从起步开始就始终以保障农业生产需要、服务广大农民为宗旨。农民是农药的终端用户,如果使用农药投入产出得不偿失,或者农民消费不起农药,则农药工业必然失去市场需求而无法生存。所以农药工业一直把社会效益放在首要地位,始终遵循保本微利原则,尽可能地让利于农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农药工业生产总值(不变价)为400.2亿元,产品产销率达到96%以上,但销售收入只有 347亿元,农药出厂价格轨迹可见一斑。2003年农药全行业利润为12 .65亿元,销售利润率仅为3.65%,远低于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平均水平。但农药工业要生存和发展也需要有一定的效益,否则国产农药工业一旦难以为继而垮了,受损失最大的还是农业和农民。当前农药工业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势凶猛,以黄磷为例,前些年每吨8000元,去年涨到1.4万至1.5万元,今年价格更是涨到1.8 万至2万元,而且还很难买到。二甲苯也从前年的3000元涨到最近的50 00元。因此希望全社会方方面面,特别是与农业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上下游产业,都来关注三农问题,共同支持农业,让利于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