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5日,江西南昌市区当天的天气为小雨转小雪,雪后泥土湿漉漉的。一位绿化养护工人正在给八一广场2004年6月移栽的35厘米高的大叶黄杨撒施尿素。笔者认为此施肥方法不妥。
尿素是一种速效高氮氮肥,在土壤湿润时撒施作追肥无不当之处,但是选择在严冬雨雪之日向成活时间不长的苗木追施速效高氮的尿素,却不太正确。苗木经移栽后,根系受到很大的伤害,虽然定植了6个月,但根系仍不十分健壮,不能及时足额地吸收追肥中的氮肥。天下雨,追施的尿素发生溶解淋失,无形中降低了氮肥的有效利用率。由于低温降低了大叶黄杨根毛细胞的细胞膜对水分与水溶质的透性,同样会降低氮肥的有效利用率。
尿素在土壤中受脲酶作用水解为碳酸铵,使土壤中铵离子浓度升高,铵离子浓度升高将阻止土壤胶体固定的钾离子的释放,如果未及时追施速效钾肥,大叶黄杨将无法吸收到足额的钾离子。而实验证明,增施钾肥能明显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因缺钾,这些栽植6个月的大叶黄杨抗寒性会明显减弱,如遇上连续低温,这些追施了尿素的大叶黄杨将遭遇冻害而死去。上述移栽的大叶黄杨虽然已挺过盛夏高温,但是却因人们的不科学追肥削弱了个体的抗寒性。冬季给植物施氮肥只宜开沟深施长效的有机态氮肥,从而增加土壤胶体氮的吸附量和有机氮的矿化量从而达到增强土壤的供氮能力。
总之,为植物施肥时切忌盲目,应因季节、植物品种、植物生长发育期的不同而有选择性地施用,同样有条件的话也要有针对性地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