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唐峰报道太原张先生是一名退休职工,酷爱花卉。看着自己从花市上买来的30多盆花卉,高兴地说,“太原的花市多起来了,花多得不得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消费日益成为太原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像张先生这样观念发生转变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太原市花卉消费已形成品种多样化、价格层次化的特点。
记者在太原市最大的花卉市场迎泽公园花卉中心看到,占地4000平方米的市场里30多家经营户陈列出了百余种花卉品种,既有当地生长的虎刺梅、绣球、海棠、文竹,也有从各地引进的梅花、水仙、丽格海棠、仙客来、一品红等。永福杜鹃更是开遍市场的每一个摊位,绚烂的花朵备受消费者青睐。从荷兰进口的凤梨、竹芋分外抢眼,销售也不错,一位姓聂的摊主告诉记者,尽管进口凤梨价格不菲,但他一次就卖出了5盆。
销售价格因品种不同而呈现层次化。在花卉市场,还有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金琥。据业内人士反映,近两年由于花卉经营者数量猛增,花卉品种和供应量都大幅增加,销售上的“暴利”再也难以继续。在1995年左右,品质好的杜鹃花能卖到数百元的高价,而现在,一般的永福杜鹃也就是20至30元,普通家庭也都消费得起。
据了解,太原市花卉生产和经营在20世纪90年代初具规模,全市各厂矿、企事业单位的花窖数量达500个左右,在早市或是一些菜市场上集中了一批花卉经营者。近些年,市场需求量大幅攀升,太原市国有和个人花窖现已超过3000家,大型花卉市场也随之越开越多,一些综合市场在规划时也把花卉列为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