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四十的阿俞是四川农民,三年前来到上海,在郊外租了间屋子,随即利用屋旁40平方米的空地种起了仙人球,同时开始做花卉小买卖。他每天清晨四点多钟出门,骑车行进十几公里,将新鲜的花运到城里,或摆地摊,或走街串巷叫卖。在他的商品中,大约一半是自己的,一半是从当地花市批来的货。一日阳光灿烂,笔者来到集贸市场。只见满头大汗的阿俞,交了7元钱的地摊管理费,然后把挂在自行车两侧的大木条箱里的货物一一摆在地上,有“金琥”、“渔翁”等多种仙人球和各种小盆花,一眼望去,红花绿叶,多姿多彩,引来一批批的顾客上前购买。这时,一位女士一手提着刚买的蔬菜,一手挑选着水仙球,还不时地询问种养方面的问题,阿俞则耐心地向她讲解……阿俞说,当初他来上海“看市场”后,发现上海市民的消费很时尚,马路上花店不少,而且大多布置得很漂亮,但分布不均,不少市民购买花卉要走许多路。他想,如果能挑担上街摆摊卖花,既方便群众,又能使花价降下来,买卖一定会好。实践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如今,阿俞每天挑到城里售卖的花卉,一般都能卖掉六七成,价值七八十元至一百元多元。说到感受,阿俞说,现在市场竞争激烈,辛苦一点无所谓,能赚到钱就知足。阿俞告诉笔者,在骑车进城的路上,高兴时常会按照歌曲《挑担茶叶上北京》的曲调大声哼唱:“挑担花木进城来,朵朵鲜花为君开,要问卖花哪一方,四川阿俞乐开怀。哟———”梁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