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温室行业的部颁标准———《日光温室建设标准》和《连栋温室建设标准》的颁布,对国外高新生产技术的引入等一系列变化,似乎预示着温室行业已经朝着市场化迈出步伐。日前,记者采访了北京京鹏环球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纲,他谈到:目前国内温室企业在机械加工设备、专业化分工等方面与国外有较大差距,温室行业要实现市场化还任重道远。
机加工设备落后制约生产目前,国内机械加工设备都是传统机床,产品加工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工,效果还不好。王纲介绍,如果使用国内机加工设备进行板材打孔,工人首先要剪板、定位、逐个打孔,如果孔的规格不一样,中途还需要更换钻头,甚至更换机器,工作效率非常低。而在设施发达国家,尤其是西欧国家,温室生产企业采用的机械加工设备都是先进的数控机床,在电脑上画好图后,输入命令即可一次成型。采用数控机床精度高,废料率低,工作效率非常高。设备落后使得工作效率降低,制约了生产。
专业化分工不细限制发展王纲说:“由于目前行业没有国标,产品标准的不一致,各个温室企业生产的温室配件不通用,导致单个温室生产成本较高。国外技术先进的温室企业专注于做同一标准的零配件,更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而国内的情况则是企业将有限的精力投在不同标准的产品上,可想而知,获得的效果肯定甚微。”设施发达国家对于不同类型、规格的温室,其配件如风机、主体框架构件、电器设备等产品生产分工较细,实施的是标准化生产,国内则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市场相对混乱。
王纲指出,在市场开发或定位时,我们的企业盯着的只是国内市场,是用战术抢占市场。国外先进企业则是着眼于全球市场和行业良性循环发展的角度,是从战略上把握产业的方向。诚然,目前,企业的实力还不足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想法,如何缩短与国外先进温室企业之间的差距才是其中关键。目前,我国农业设施水平较低,发展空间很大,温室行业的黄金期还没到来,现在正是企业发展的最佳时机。王纲认为,温室企业应该从三个方面积极努力。
首先是生产精细化、标准化。为实现专业化生产,企业必须加强技术学习和质量管理,用管理来弥补设备落后的缺陷,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工程管理和售后服务,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只有专业化才能实现规模生产,规模生产才能形成规模经济,行业才能快速步入市场化。
其次要提高温室用户的成熟度。温室用户的成熟度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成熟度体现在用户对温室产品的运用和控制上。目前,国内温室用户素质不高,误操作多,降低了温室企业的工作效率,限制了温室企业的发展。温室用户应该加强温室知识的学习,在项目建设前,应该进行技术论证,减少运行成本。用户管理水平和操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挖掘温室的潜力。
最后,温室企业应该时刻关注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更新,加快对国际先进温室生产技术的引进。一些高端产品如检疫隔离温室、屋顶全开展式温室等的生产技术已成功引入国内。在引入的同时,企业应该从温室用户的角度出发,加大符合中国特色温室的开发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