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的一天,我在报社的楼道里巧遇孟庆海,原来他是到报社来登广告的。
我把他拉到了办公室。得知,他开了一家公司,取名为滢泽芳卉月季园,在北京郊区高丽营租了50亩地,种的都是月季,有50多万株苗子。
不了解他的人,认为他不过就是一位普通的花卉经营者,其实不然。认识他的人都知道,别看他才40来岁,但在中国月季协会众多的专家中,在鉴别月季品种上,已经非常闻名。
“你靠什么鉴别月季品种?”我问道。
“鉴别月季的截体,主要是月季的叶片,其次是枝条,还有整个株型,枝的节间,叶柄的长短。”
他说的时候显得很专业,眼皮也不抬,眼睛随着不停摆动的双手转动,很动情,仿佛是在对月季倾诉。
“你能鉴别多少个月季品种?”我继续问。
“700多个吧。”他强调说:“这都是在不开花的情况下,开花了,识别品种那不算什么。因为买卖苗子,搜集品种,往往都是在花没开的时候,人家找你,也是在这个时候。”
“找你鉴别的多吗?”
他思索了一下说:“北京的单位最多。外地的,有贵州、四川、陕西、南阳、淮阴、郑州几个地方,但印象最深的,还是郑州市园林科研所。”
他告诉我,去郑州园科所是2001 年6月份,那时,月季花已经凋谢。20亩的月季园,有数万株月季,让他3天鉴定完毕。对他而言难度很大,一是几乎没有花,二是有不少植物老化得厉害,一晃悠,有的植物就有躺倒的可能,这对他是个严峻的考验。
但到了第三天晚上,他给所里一共鉴别了800多个品种,填补了8 5%的空白。
所长称赞说,“这个月季园建成20多年了,搞过多次品种鉴别,但都不彻底,你却一下子给我们解决了。”
他说那三天特别紧张,脑子里的弦总是绷得紧紧的,全是因为辨别品种的事:比如有个叫‘北斗’的品种,是前些年从日本引进的,植株老化得不像样子,品种特征很不明显,叶片纹理都走形了。但他通过叶子的细微特征,断定是‘北斗’。有人说不是,他坚持认为是。后来花开时,证明他是对的。
“你真行!那么,你是怎么练就的这身功夫?”
谈到这时,他说得很少。他低着头,想了想,只是说:“主要得益于时间与实践吧。”
“能说得再详细点儿吗?”我紧追不舍。
他又低下了头,然后说:“我是1981 年开始搞月季的,从此就没间断过实践,迷上了。”
临离开报社前,他说他做广告,搞月季经营,经济效益不是第一位的,主要是想接触更多的月季品种,能够鉴别更多的月季品种。他又重复说:“谁让我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