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收了这茬油菜籽,这里都将盖上种花大棚… …”刚刚成立不久的青山村花卉协会秘书长秦怀友,指着眼前金黄色的油菜花,对记者说。
青山村位于贵阳市白云区麦架镇,是一个有着400户村民的小山村。整个村庄环抱于座座青山之中,故而得名青山村。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由于山多地少,耕种的土地大部分是梯田、坡地,一亩地的粮食收入每年只有四五百元,村民的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近年,白云区政府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加大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扶持力度,提出了对“菜、花、禽、加、游”等项目优先扶持的发展思路,并最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发展目标。花卉业首次被提到日程上来,但对于从未种过花的农民来说,却是顾虑重重。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2001年,贵阳市农业局率先在青山村建起了10座钢架养花大棚,带领农民种花,并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了种植马蹄莲。还组织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常年在村里进行技术指导,手把手地教农民种花。在农业局的示范和带动下,青山村马蹄莲种得红红火火,种植大棚也从最初的10座发展到55座,形成了白云区乃至整个贵阳市最大的马蹄莲生产基地,青山村的200多户村民也因种花走上了富裕之路。
说起近年青山村的变化,秦怀友喜不自禁地说:“三年前,村里刚开始种花时,每建一座大棚政府给补贴3000元,农户只需出1000元,我一下子就建了6座。没想到,当年就收入2万元。去年,我又扩大了种植面积,现在我个人就有20多个大棚。除了种植马蹄莲外,我还尝试着种植了菊花、杜鹃,效益非常好。当村民们看到发展花卉果然能挣到钱时,就都跟着种了起来。去年村里成立了花卉协会,大家推选我当上了协会秘书长。”
秦怀友还告诉记者,如今,农户种花的技术已经成熟。产花旺季,全村日产马蹄莲切花几万支。因此,村花协正在组建经纪人队伍,开拓销售渠道。
在青山村,记者还遇见了正在这里蹲点扶贫的贵阳市农业局花卉产业处处长李涛。他告诉记者,他已经在青山村呆了一年多,白天进棚,晚上进家,随时随地帮助花农解决技术问题。李涛说,根据白云区花卉产业的总体规划,青山村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并与邻村的小桥村形成连片互动优势,计划到今年年底,两个村的花卉大棚达到500 个,形成白云区花卉产业的一个新亮点。
当记者离开青山村时已是夕阳西下,袅袅的炊烟缭绕在青山村这片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田野上,青山村花农也将在这片开满鲜花的土地上,收获更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