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控制处理的过程
在日常生产中,为配合节日庆典活动等多方面的需要,经常会提出早开花或延迟开花的要求。花期的调节有多种途径,使用生长调节物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一方面是促进花芽分化,另一方面是促进花数的增加和提早开花期。
小茶梅用赤霉素处理。开始10天是隔天用500毫克/升的赤霉素涂抹一次花蕾(每个花蕾约0.5毫升,25天起改为每天涂两次,经40天左右处理,开花期可提前50多天。用赤霉素处理白玉兰的方法与处理小茶梅类似,只是量大些,每个花蕾用药量增加一倍,30天起每天用500毫克/升全株喷一次,同时用1000毫克/升浓度涂抹花蕾,效果更显著,开花期可提早约2个月左右。
温度控制
温度是对花卉生长发育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有的花卉由于温度太低不能开花,有的则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否则处于休眠状态不开花。所以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增加温度对一些多年生花卉来讲,如在入冬前放入高温或中温温室培养,一般都能提前开花。如草花中的瓜叶菊、旱金莲、大岩桐等常采用这种方法催花。牡丹、迎春、碧桃等一些春季开花的木本花卉,在温室中进行促成栽培,也可将花期提前到春节前后。其他还有非洲菊、大丽花、美人蕉、象牙红、文殊兰等,都可用加温的方法来延长花期。
降低温度,延长休眠期,则可把开花的时间推迟。一些春季开花的花卉,春暖前将其移入5℃的冷室,这适用于较耐寒、耐荫的晚花品种。注意水要少浇。在冷室中存放时间长短,要根据预定的开花时间和花卉习性来决定,一般需提前30天以上移到室外。出室后注意避风、遮荫,逐渐增加阳光。
对一些含苞待放或开始进入初花期的花卉,可采用较低的温度、微弱的光照、减少水分等来延迟开花,这在菊花、月季、水仙、八仙花、天竺葵等花卉上应用。防暑降温也可使不耐高温的花卉在夏季开花。大部分花卉盛夏进入缓慢生长发育阶段,处于休眠、半休眠状态,因此多不开花,为此可从气温上改变,以使其开花不断。降低温度使其提前度过休眠期,可使牡丹在元旦前开花。
修剪整枝控制
花卉能否开花,是由其生长状态所决定的。通常是碳水化合物占优势就开花,矿物质占优势就不能开花,也即植物生长较弱时,花芽不能形成;生长势很强时也不能形成花芽。
根据上述原理,对一些春化和光照条件要求不严的花卉植物,可通过修剪整枝来控制花期。如月季不断剪去残花,可使其陆续不断开花。茉莉开花后加强追肥,并进行摘心,一年可开花4次。一串红经常摘心,花期可长达半年以上。对生长过旺的花卉,可进行环割,在植株韧皮部用刀刻伤,深至木质部,长度为周长的1/3~1/4,在早春进行,可促进花芽的形成。在生长后期摘除部分老叶,也可改变花期,延长开花时间。倒挂金钟6月中旬进行摘叶,则花期可延长至第二年6月。对生长过旺、过长的徒长枝、延长枝则可采用圈枝的方法,生长过旺的植株则可采用断根的方法。总的是控制植株的营养生长,不让其枝叶过茂,使其向生殖生长转化,及早开花。
光照控制
很多花卉是否开花,是由所接受的每天日照的长短来决定的。因此可以通过光照处理,控制日照的长短,来控制花期。短日照处理,适于菊花、叶子花、一品红、蟹爪兰等典型短日性花卉。为使这些花卉在短日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每天光照时间应控制在10小时以下。
短日照处理的花卉植株,营养生长必须充分,枝条长短要接近开花时的需要。施肥方面,应停止施氮肥,增加磷、钾肥的供应。
长日照处理,对唐菖蒲、晚香玉、瓜叶菊等一些必须在长日照条件下才能花芽分化的植物在冬季开花是完全必要的。处理的方法是在日落之后,用白炽灯、日光灯或弧光灯等照射花卉茎叶3小时以上,每天保持15个小时左右的光照条件。研究表明,如果在午夜前后使用上述灯光给予半小时左右的光照来打破黑暗,也同样能起到延长光照的长日照处理效果。相反,如果对短日照花卉进行长日照处理,可阻止其花芽的形成,达到推迟花期的目的。菊花切花栽培就是利用这个
方法推迟花期,使之到元旦或春节开花,供应市场。
昼夜颠倒法,这在昙花上得到应用。因为昙花总是在夜间开放,开花到凋零只3个~4个小时,由此有“昙花一现”的说法。在实践上,当其花蕾长到5厘米以上时,可白天放在暗室中遮光,夜间7点到次晨6点用100瓦强光照射,经4天~5天,颠倒昼夜处理,就可使其在白天开放。
干旱控制
夏季高温干旱,常迫使一些花卉夏季进入休眠,这时生长充实的部位就加速进行花芽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