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贵阳鲜切花产业发展实现突破的一年,在贵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贵阳切花、切叶生产面积达到350.7公顷,销售量突破1.2亿支,鲜切花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名企带动产业突破
记者从贵州省
花卉协会了解到,贵州省鲜切花生产90%集中在贵阳,主要的切花产品是月季、康乃馨、马蹄莲、非洲菊,其中月季生产面积49.6公顷,销售量2405.9万支,销售额842万元,非洲菊生产面积42.7公顷,销售量2477.4万支,销售额654.7万元,康乃馨生产面积14.6公顷,销售量2915万支,销售额224.7万元。此外,彩色马蹄莲生产面积6.1公顷,切叶生产面积也在逐年上升。
贵州省花协秘书长杜群红谈道,“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不能闭门造车,邀请了昆明海宇园艺有限责任公司、昆明锦苑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入黔发展,海宇园艺带动高坡村花农种植月季切花,现在面积已达500多亩,今年底将增至700亩。锦苑花卉与东风镇花农合作的康乃馨种植面积也超过了300亩。我们利用这些大企业在种苗、种植技术、采后处理以及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加快了贵阳鲜切花产业的发展速度。两年前,贵阳的鲜切花消费还是以云南、广州产的为主,2006年底调查显示,贵阳生产的鲜切花已经占本地销售量的90%。此外,2006年全年切花出口量达到2000万支,产品主要销往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这些都是名企给产业带来的变化。”
政策物流是优势
据了解,早在2001年,贵州省林业厅、花卉协会等单位就组织专家对贵州花卉产业进行了考察,专家们认为,贵州野生花卉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花卉产业。贵州省人民政府也发出了《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通知,确定以贵阳为中心,省内高速公路为发展带,加快鲜切花产业发展,并确定了产业的区域布局和目标。2006年,贵阳市政府加大了对鲜切花产业的投资力度,投资2000万元用于补贴花农的大棚建设、种苗购买、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今年,贵阳市财政将继续投入2300万元,预计将建设温室大棚36.7万平方米,增加滴灌等配套设施,还将在贵阳市投资建设鲜切花批发市场。
产业逐渐形成规模,聚集到贵阳的鲜切花批发商也越来越多,航空物流是吸引这些鲜切花批发商的重要因素之一。记者了解到,在鲜切花销售高峰期,贵阳很少出现航空运力紧张的情况,贵阳至北京、上海等国内主要航线的运价比昆明便宜近一半。一位昆明的鲜花批发商告诉记者:“以往昆明运力紧张时,会通过贵阳中转运输。我们的产品出口香港,从贵阳发货,运输成本比从昆明发货便宜很多。”
品种技术是软肋
杜群红认为,现在科技含量低、缺乏自主品牌是贵阳鲜切花发展的软肋。本地缺乏规模较大的企业,以农户生产为主,产品仍集中在中低档上,高品质的产品比例很小。在品种方面,贵阳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切花产品开发上还是空白,鲜切花生产还是靠引进昆明、广州等地的品种,并没有挑选出真正适合贵阳气候的品种,这些因素也限制了贵阳鲜切花产业的升级。
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对于贵阳的鲜切花发展,锦苑花卉董事长曹荣根说:“就康乃馨种植来说,贵阳10月份生产的康乃馨品质最好,春节前后的两个月受低温影响,品质会差些,但是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品种和栽培技术的调控解决,现在我们和贵阳市农业局合作,正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海宇园艺总经理李丽琼则谈道:“贵阳夏季适合月季切花生产,我们在昆明种的一些红色品种,由于夏季高温干燥会出现黑边现象,在贵阳种植花色更纯正,花的绒感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