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1日开始,海口开始征收本年度的绿化费。不过,市民的积极性并不高,据本报昨日报道,3月7日上午仅有3名个体户缴费。海口市绿委办人士分析原因有二,一是群众对义务植树的法定性、义务性认识淡薄;二是海口市相关立法滞后,建议将目前的征缴绿化费由“规定”上升到“条例”,出台强制处罚措施,加强
法律强制力,以提高市民的尽责率。
海口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市民自己的家园,让海口变得美丽漂亮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在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市民适度缴纳绿化费本无可厚非,这也是国内外一些大城市的通行做法。交绿化费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缘何却遇到尴尬?仅仅是因为市民素质不高意识不够,需要加强法制强制力,来“硬”的才能解决问题?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绿化费取之于民,顾名思义是应该将钱用在城市的绿化上。之所以出现市民对缴费持观望态度乃至拖诿的现象,原因大致有三:
首先,绿化费是海口市去年才开始实施的新规,怎么交、交多少,对许多市民来说是一头雾水。与此同时,一些部门过多过滥的收费也让群众本能的产生抵触情绪:“是不是又要乱收费呀?”相信有这样顾虑的市民会不少。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市民的宣传工作,而不是一纸通告“命令”后,就坐在家里等人送钱上门。其二,一些铺张浪费现象也挫伤了市民的缴费极积性。客观来说,海口的绿化是一年一个新变化,政府部门自是功不可没。但不可否认,在绿化过程中也存在相当程度的浪费现象:如今天栽树铺草明天又开挖,今天的乔木明天又变成了灌木,甚至为了追求所谓的“特色”而出现有绿无荫的现象,这一切不免让市民产生想法:“政府部门花钱大手大脚,还在乎我这两个绿化费。”其三,收费部门未给市民列个清单,给市民算笔明白账。诸如收费标准从何而来,全年预计总收费额多少、如何开支,如同农村的村务公开栏,子丑寅卯一目了然,市民心中一清二楚,疑虑自然会消除,缴费极积性自然会提高。
解决问题,首先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就征收绿化费来说,一味强调通过加强立法,通过重罚等强制手段,在某一阶段可能会收到成效,但问题不可能得到真正解决。据统计,中国的法律、条例可是全世界最多的。但在一些领域依然矛盾突出问题层出不穷。有时候,一味挥舞法律大棒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法律并不是万能钥匙。
其实,普通群众、市民是最通情达理,最讲求实际的群体。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将问题讲透了、工作做透了,老百姓缴的钱能花在刀刃上,老百姓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好处,相信不久的将来,征收绿化费将不再是件犯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