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这些山地生存的百姓,能否挺过这次难关?
现在扣车,能否兑现老百姓的欠款?
俗称“臭芙蓉”的菊科植物万寿菊,去年在国家级贫困地区平顺县大面积种植后,带给这个地方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惠,而是一个让农业局感到“无奈”、百姓感到“苦恼”的结局!
莫流人的苦恼
2007年3月14日,位于太行山最高地带的平顺县,阴雨绵绵,清冷异常。还未复苏的庄稼地里,未及时清理掉的秸秆、树苗,以及已经枯萎但主干还没倒下的植物,在细雨与斜风的交夹袭裹中,瑟瑟地东摇西晃。
平顺县青羊镇莫流村的秦大爷,就站在这风雨中。他的脚下是他家那块种了一种俗名叫“臭芙蓉”书名叫“万寿菊”的地。秦大爷佝偻的身体和他那破旧棉衣上撕开的布条在风雨中倍显孤单。他不停地搓着冰冷的手掌,发青的脸上,流露着无奈的苦楚。
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去。“发愁呀,咋办呀!”秦大爷嘟囔着。
这是秦大爷自从开始包产到户以来第一次站在自己的庄稼地里,发出这样的无奈之声。
他的“发愁”和不知所措,全部来自于那个俗名叫“臭芙蓉”的
花卉种植上。是动员种植、并承当收购“臭芙蓉”的公司——山西奥泰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泰美),在他们种植后迟迟不兑现,导致他今年连购买农资的钱“都得借”而引起。
说起种“臭芙蓉”,秦大爷一汪浊泪,满腹无奈。
他介绍,去年春天,村里的领导拿回一大沓子合同,说是县里、镇里“号召大家种植万寿菊”。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万寿菊”是个非常陌生的名字,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万寿菊”究竟是个“啥玩艺”。后来,经过村里条件好的人到长治了解,他们才知道“万寿菊”就是百姓口语中叫“臭芙蓉”的那种植物。
开始时他们不解“臭芙蓉”也能种植?后来村里不断有人来给村民开会做动员,并介绍种植“万寿菊”的各种好处:一:比种玉米强,玉米种好了一亩能收400元,但万寿菊一亩能收500元;二:种这种作物,对地的要求不高,沙地就行;三:要是种万寿菊,这个公司还将给农户抵垫种子、农资和农药,负责回收;四:该公司还无偿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同时合同中也明确写着:“公司无偿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同时给抵垫种子、农资和农药,而且保证每亩万寿菊让农民收入达到500元,达不到时还给补齐差额”。
与此同时,县里、乡里,包括村干部,不停地给百姓发动“号召”,反复标明种万寿菊是“2006年平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件大事”,而村领导则拿着“合同”到处找人签合同。
前有有关部门的“号召”,中有种植万寿菊的好处诱惑,后有奥泰美的“保障”,秦大爷和村里的20余户农民,先后在合同上签了字。
从那一刻开始,他们这20余户百姓过了一年从没有过的一种“老着急、老心急”的活法。
第一次“心急、着急”是他们签订合同后进入万寿菊种植期的那个时候。按照农时,4月初是万寿菊下种育苗的最好时机,4月中下旬是移植的阶段,但是,这一工作直到5月下旬才完成,“误了整整两个农时”。当时,这些签订了合同的农户,“着急”得“快把心掉出来了”!不得已不少农户就种植上了一些玉米,但这又直接导致了他们的第二次“心急”。当时的情况是,玉米已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