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昨日《佛山日报》报道,禅城区实行树木认养一年,成绩却为零。原来,认养活动开展一年来,竟无一人报名参加认养。
绿树认养曾在北京、上海等地广被市民热捧,并成为市民新时尚的活动,为什么在禅城如此受冷落?是禅城市民素质不高,对这种时尚活动“不感冒”,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记者在采访中从市民的嘴里得到了这样的答案:“认养的”不如“亲养的”。为什么禅城市民爱“亲养”,不爱“认养”?记者了解发现原来是“认养”方式让市民难以承受。
据报道,市民认为认养树木的价格过高(比种植树苗活动高),而且必须以三年为一次认领所属期。即市民认养绿树后,过了三年还需要继续支付费用。
绿树认养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市民参与公益活动,热爱自然,美化城市。从这样一个出发点来说,绿树认养活动其实应当是一种公益性活动,公益性活动是否应该收费,尚处于争议阶段,但是否应该收如此高的费用,并且还要三年收一次,却难以站住脚。
据相关部门介绍,因为市民要认养的树木是成型的树木,管理方还将聘请专业绿化管理公司全面负责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现在的认养价格基本上就是树木日常的维护费用。部门的回应虽然看起来有理,细想却难以成立。请专业绿化管理公司养护管理树木本身就是园林部门的职责,这种职责不应当因树被市民认养了就可以减轻或不承担了。因此,养护树木的费用也不应当因市民的认养而由市民支付。难道市民不认养树,这些没人认养的树,相关部门就可以不管了么?
每年的植树节都会吸引大批人植树,但植树后对树进行养护却一直是许多城市的薄弱环节。既然能通过认养的方式让市民主动承担养护的义务,市民应当是为相关部门承担了部分养护义务。义务干了活,却还得付费,无论如何都难以说是有道理。
绿化、环保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实已经深入人心。让市民参与绿树认养这样的美化自己城市、美化自己生活环境的活动,不应当也不可能受到市民的冷落,如果受冷落了,相关部门需要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