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等联合完成的“上海中心城区1988年至2006年生态环境基础质量评价”,日前通过了专家验收评审,它也是市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其中最出彩的是遥感评价技术:借助遥感技术“盘查”本市各类生态环境,再交由自创的GIS软件解读、打分,某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立即现形。
遥感图像一目了然
在此项国内首次尝试的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质量遥感定量评价中,上海中心城区(含内环以内、内外环间、外环以内各行政区及陆家嘴地区、世博园区等)1988年的得分是0.2,2006年降至0分。内环以内,绿地面积增加,耕地和工业区面积减少,其生态环境得分虽然至今仍未摆脱负值,但得分已从1997年的-1.23分升高至2005年的-0.26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内外环线间的生态环境基础得分已从1997年的0.36分降至2005年的0.03分。据遥感图像分析,该区域的绿化面积有所增加,但耕地面积明显减少。
专家制定打分标准
分数缘何而来?该项目负责人、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尹球研究员解释说,“电子评审”其实是一套GIS系统,打分依据是一套全新的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质量遥感定量评价方法。具体而言,地面生态环境的类型和面积,都逃不过卫星遥感的“火眼金睛”,避免了人工调查的主观性。综合各类卫星遥感图像的分析结果,运用GIS系统就能计算出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基础得分。
制定打分标准的,是几十位环保专家和遥感专家。如,乔木8.02分,灌木6.95分,滩涂湿地7.64分,河流7.28分,池塘5.58分,草地6分;公共建筑-1.29分,水产养殖场-2.59分,机场-3.05分,工业区-6.99分,垃圾堆场-7.89分。
动态评定更加科学
“更广泛的生态环境范畴,包括了水体的污染状况、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等变动因素。”尹球研究员告诉记者,该生态环境“电子评审”目前对这些因素“眼开眼闭”,但将来肯定要列为评价因素。相等占地面积的河流,清澈、混浊或是黑臭,生态效应自然不同,且一场大雨就能将其轻易改变。尹球研究员牵头的另一项课题,恰好专攻水体环境质量遥感评价。未来,两项研究相结合,预计能解决为易变动因素打分的难题。
城市建设有了高参
对城市规划者而言,生态环境的“电子评审”无疑是位高参。这边建幢高楼,那边规划一块绿地,生态效应上是否就能互相抵消?就这么点空间,种树还是植草?“电子评审”都会以分数的形式给出精确回答。
下一步,课题组计划让这套系统多试试身手。“需要提醒的是,我们给出的分值,仅就生态环境基础质量而言。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全盘考虑,生态环境基础得分的高低不能简单地和建与不建划等号。”尹球研究员特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