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可回去种植后发现,生长期比一般的2.5寸苗延长了三四个月,耽误了上市期不说,生产成本也增加了。一气之下找到种苗供应商理论,种苗商却说,苗子没问题,问题一定是出在了生产环节上,于是双方相互扯皮,不了了之。当然,种苗供应商也常常会遇到一些成品花生产企业因不按生产规程生产而出现的品质纠纷。
出现这种诚信危机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大陆蝴蝶兰产业发展至今,依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产品标准。
究竟1.5寸苗是个什么标准?2.5寸又是什么标准?由于标准的不确定性,难免会让一些人钻了空子。本来是1.5寸的小苗,种在了2.5寸的容器中就当做2.5寸苗销售。这种现象在台湾是绝对不会出现的。严格的产品标准使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上游的产品必须要对下游负责,一旦出现问题,就必须共同承担解决。
另外,在销售上,大陆蝴蝶兰企业也存在诚信缺失问题。一些经销商原本在这家企业订了货,结果发现市场滞销了,订好的货说不要就不要了,搞得生产企业措手不及。而有的生产企业看到价格上涨了,即便是经销商已经交了订金也不能保证预订的货源。
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来约束,没有诚信经营作基础,大陆蝴蝶兰产业就很难做大做强,再上新台阶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