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
    B分级:文心兰的分级标准已制定完备,其中花株的分枝数目和花茎长度为其主要分级条件,而且大多数的文心兰花株分布呈扇面状,影像处理的辨识简单容易。目前计算机处理速度快速,且影像识别设备便宜普及,应以机械视觉系统来取代人工分级选别作业。目前国外花卉生产厂商有将影像识别设备装置在自走车辆上,可移动到所需之场所连接轨道后可直接运作,适合生产场分散的业者使用。在天车上的切花送到集中处理场的影像选别区前,依计算机分级结果于各等级输送带上的分隔式包装格内送出。
    (2).现有生产场改善方式     
    针对现有生产场之改善,以人工现地采收时,同时加以初步分级。切下之花株应以倒挂的方式,以天车上的夹具夹持,夹满后将天车拉至主要走道,再依花束长度分别放置于有保鲜液之塑料桶内,迅速运至处理场进行预冷。
    5.分隔式包装:为避免文心兰花束放置在一起,于下一次处理时间因分离作业因而花朵易被扯落而严重影响品质。对于价格较高的A级品,为确保其品质,应采用分隔式包装格板,使切花可单株化包装运送而不至于与其它花株交杂而增加掉花率或花药盖的脱落率。此外亦可使用自动装袖套之设备,将花束单支包装于袖套中保护。
    6.保鲜处理:包装后之花束再统一切齐基部切口后,套上改良式保鲜管或软质保鲜袋。由于旧式保鲜管在花束横置装箱时无法吸收保鲜液,因此可以改用国外研发的软质保鲜袋,此种软质袋可随切花的吸收水份,造成袋内压力变小而收缩。另外也可在保鲜管内加装不织布或海棉,使花茎横放时仍可因不织布或海棉的毛细作用而吸到水份。
    7.装箱、预冷、冷藏与花株的取出:将套上保鲜管或保鲜袋且分隔包装的花株以直立的方式装入大包装箱中后封箱,若以袖套式包装者则仍可横置装箱。包装箱上应有适当数量及尺寸大小的通气孔,以确保封箱送入预冷库内后,箱内温度与大气压力能迅速降低,以减缓花株的老化及可能的病菌滋生。预冷后送入冷藏货柜和冷藏库内箱体之摆放位置,必须可使低温空气能均匀吹送流动,不至于有死角的产生。抵达销售地后,使用分隔式包装的花株可将箱体侧放,打开箱底即可简单顺利的将花株抽出、陈列贩售。
    8. 检疫、熏蒸作业是否需要施用检疫、煄蒸作业取决于收获后的切花有无虫类存在。需要对付的虫类有蚜虫、鳞翅目、鞘翅目与瞒类等。在所有的煄蒸处理作业中,最合理的方式是先加以预冷,使温度迅速降低,再进行切花减压煄蒸作业。但是国内在此方面之技术尚未成熟,仍有一些需要探讨之问题:
    (1).使用的药剂:能够杀虫,而毒性在容许范围。
    (2).预冷温度,预冷时间,以大气常压或是减压,减压时减压之压力如何配合?
    (3).煄蒸机具之耐腐蚀性问题。
    (4).煄蒸作业中煄蒸库之设计,搬运动线,药剂如何施用?
    (5).药剂如何均匀分布无死角产生,确实达到杀虫效果。传统上浸药或喷药方式之缺失如何改善?
    (6).煄蒸之后,化学药剂如何稀释并排出大自然?
    文心兰生产设施之改善
    在农产品采收后处理作业流程中,农产品本身愈整齐,生长性状愈一致,分级、包装等作业愈快速、精确。国内文心兰生产场以遮荫网室为主。除了维持内部光量不超过需求值之外,对温度、相对湿度与空气流动性均无法控制。不但使产期无法调节,病虫害问题愈严重。如何改善设施环境,使文心兰自粗放式生产进为精确式生产。在相关环控技术己完备之下,生产者是否能够接受改善环境之观念,虽然增加对设施设备之投资但是可以使产期分散,使品质提高?而且在环境控制良好的设施之内,文心兰的病虫害更容易加以防治、控制。检疫煄蒸问题大为简化。(中兴大学农机系生物系统工程研究室  康志忠 陈加忠)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