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非洲堇又名非洲紫罗兰,为苦苣苔科非洲堇属植物。非洲堇小巧玲玫,花色斑斓,极富诗意,是国际上著名的盆栽花卉,在欧美栽培特别盛行。非洲堇自法国人于1893年在非洲发现后,直到20世纪初才发现它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全年开花不断,而且适应空调环境。20世纪30年代非洲堇在美国已十分流行,40年代已选育出许多间色和重瓣品种。至今,非洲堇在美国已成为主要生产的盆栽花卉,在家庭中栽培十分普遍,而且许多新品种由业余爱好者所创造。在欧洲,荷兰、丹麦、德国、法国都有批量生产,荷兰在1995年生产盆栽花卉中占第七位,产值达到2140万美元。非洲堇在欧美已成为窗台植物,在超市中随时可买到。
我国栽培非洲堇的历史不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才从美国和荷兰引种试管苗。目前少数中外合资园艺公司仅有小批量的生产,栽培尚不普遍,但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
【形态特征与品种】非洲堇为多年生草本。无茎,全株被毛。叶卵形,叶柄粗壮肉质。花1朵或数朵在一起,淡紫色。近年来,栽培品种繁多,有大花、单瓣、半重瓣、重瓣、斑叶等,花色有紫红、白、蓝、粉红和双色等。常见的栽培品种有单瓣种雪太子(SnowPrince),花白色;粉奇迹(PinkMiracle),花粉红色,边缘玫瑰红色;皱纹皇后(RuffledQueen),花紫红色,边缘皱褶;波科恩(Pocone),大花种,花径5厘米,花淡紫红色;狄安娜(Diana),花深蓝色。半重瓣种有吊钟红(FuchsiaRed),花紫红色。重瓣种科林纳(Corinne),花白色;闪光(Flash),花红色;蓝峰(BluePeak),花蓝色,边缘白色;极乐(DoubleDelight),花蓝色;蓝色随想曲(BlueCaprice),花淡蓝色;羞愧的新娘(BlushingBride),花粉红色。观叶种露面皇后(ShowQueen),花蓝色,边缘皱褶,叶面有黄白色斑纹;雪中蓝童(BlueBoyintheSnow),花淡紫色,叶有白色条块纹。
同属观赏种有白花非洲堇和大花非洲堇。
【生物学特性】非洲堇原产非洲东部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夏季怕强光和高温。生产适温为16~24℃,4~10月为18~24℃,10月至翌年4月为12~16℃。白天温度不超过30℃,高温对非洲堇生长不利。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10℃,否则容易受冻害。相对湿度以40%~70%较为合适,盆上过于潮湿,容易烂根。空气干燥,叶片缺乏光泽。非洲堇夏季需遮荫,叶色青翠碧绿;冬季则阳光充足,才能开花不断;雨雪天加辅助光对非洲堇的生长和开花十分有利。
【繁殖方法】常用播种、扦插和组培法繁殖。
播种繁殖:春、秋季均可进行。温室栽培以9~10月秋播为好,发芽率高,幼苗生长健壮,翌年春季开花棵大花多。2月播种,8月开花,但生长势稍差,开花少。非洲堇种子细小,播种盆土应细,播后不覆土,压平即行。发芽适温18~24℃,播后15~20天发芽,2~3个月移苗。幼苗期注意盆土不宜过湿。一般从播种至开花需6~8个月。
扦插繁殖:主要用叶插。花后选用健壮充实叶片,叶柄留2厘米长剪下,稍晾干,插入沙床,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室温为18~24℃,插后3周生根,2~3个月将产生幼苗,移入6厘米盆。扦插过程中,用维生素比处理对非洲堇生根后幼苗生长有利,采用25毫克/升的激动素处理叶柄24小时,有利于不定芽的形成。从扦插至开花需要4~6个月。若用大的蘖枝扦插,效果也好,一般6~7月扦插,10~11月开花,如9~10月扦插,翌年3~4月开花。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