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我国的林木种苗产业已初具规模,一个以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基地为龙头,以良种、采种、国有苗圃为骨干,以其他各类种苗生产主体为基础,布局相对合理的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初步形成,种苗生产正朝着生产区域化、供应基地化、质量标准化、造林良种化的目标迈进。
据了解,从1998年开始,国家利用国债资金,加大对林木种苗生产基地的投资力度。截至去年,开工建设的各类林木种苗工程项目达3148个,其中建设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2个,省级种苗示范基地31个,计划单列市、森工集团种苗基础设施42个,林木种苗繁育中心2个,良种基地622个,采种基地617个,苗圃1711个,种质资源项目1个,种子加工调制项目3个,地县种苗基础设施项目96个。到2003年,全国林木种子供应能力达到了2451万公斤,其中良种230万公斤,优良穗条15万亿条(根),苗木供应接近300亿株;基地供应率和良种使用率分别达37%和43%,供应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了国家的年度造林需求。
目前,非公有制育苗占苗木供应总量的2/3,已成为林木种苗业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力量,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