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0.13万公顷呈带状分布的红柳大芸基地将沙漠与大片的农田分割开来,使曾经饱受流沙伤害的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1.6万余农户从此不再担忧。这项被当地百姓喻为德政工程的红柳大芸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基地,不仅形成了一条防风固沙的坚固屏障,而且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兴富民产业。
发源于昆仑山脉的乌斯腾格山、全长约340公里的克里雅河,蜿蜒穿越于田县全境。使这个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自然环境恶劣、干燥少雨的国家级贫困县得以繁衍生息。但从上世纪70年代断流开始,已经缩短了近100公里,而该河目前仍然以每年1公里的速度缩短。于田县叶音至米萨来一带开垦的0.2万多公顷农田,因无水浇灌而弃耕,现已彻底沙漠化,而整个于田绿洲因沙漠化而弃耕的农田已达0.7万公顷。
如今,一项名为新疆重点风沙区生态修复与农民脱贫生态建设工程在于田县试点,在沙漠边缘种植红柳,并对成活的红柳接种大芸。2004年,和田地委扩大会议提出:力争用10年到15年时间,和田地区人工种植红柳大芸面积达到2万公顷。于田县规划在2015年将红柳大芸种植面积达到1.3万公顷。
红柳大芸,学名管花肉苁蓉,维吾尔族居民称之为吐什干斋代克,意为兔子吃的胡萝卜,多年寄生草本植物,常寄生于沙漠中的红柳根部,是用途广的珍贵药材之一,称为沙漠中的“人参”,有滋补的药用功能。
和田地区的管花肉苁蓉(大芸)集中分布在克里雅河下游达里雅布乡、奥依托格拉克乡两岸台阶地。县域内有天然红柳面积5.7万公顷,寄生大芸面积4万公顷,年产野生红柳大芸(干品)120吨。
1999年,有红柳王之称的中科院新疆分院沙漠研究所的刘铭庭教授,结合防沙、治沙的研究,人工种植红柳大芸并获得成功。之后有多家科研机构、公司参与了实验。经多年的实践,现已掌握了成熟的红柳大芸栽培、制种、接种技术,并成功进行了大规模试种。
2003年,由和田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协调于田县政府、林业局、科委、林业推广站等单位,成立了红柳大芸标准化项目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成立红柳大芸系列标准起草小组,按年度计划完成标准的起草、制订、发布。利用冬季农闲对大芸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对大芸的种植、制种、接种等方面进行全程技术指导,把提高红柳大芸质量、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该项目的最终目标。
截至目前,于田县人工红柳大芸种植规模达到了0.5万公顷,其中有0.2万公顷的示范基地已经开始发挥其经济优势。种苗基地133公顷,产生经济效益600多万元。
奥依托格拉克乡位于于田县城东20公里处,是和田地区8个红柳大芸标准化示范区重点乡镇之一。乡长管访贤介绍,该乡目前红柳大芸种植面积0.2万公顷。由于种植红柳可以享受国家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每年每0.06公顷政府补贴148元,这可以缓解种植户从种植红柳到接种大芸时期留下的收入空白。特别是红柳育种,每株苗木按市场价2元计算,每0.06公顷可产2~2.5千株,每0.06公顷平均可收入4000多元。这也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植红柳大芸的积极性。
于田县副县长赵卫国算了一笔账,从插种红柳的年份算起,到收获大芸需要4年时间,按每0.06公顷地年收入5000元计算,到收获大芸的第二年就可以把前期的投资基本收回,是一个回报有保障的朝阳产业。仅以万公顷红柳大芸产业计算,丰产年每年将新增产值近4亿元,比目前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地方税收增加3倍,人均纯收入增加近2000元,由此带动全县科技事业、加工企业、商贸、旅游等产业的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将得到较大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