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几天的采访得知,浙江沿海一些地区将桉树作为营造农田防护林,丘陵山地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优良树种,更视为城市道路绿化,公园、广场绿地建设和工厂、机关、学校、住宅小区绿化的理想树种。
资料显示,浙江沿海南部乐清等地20世纪3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五六十年代曾在省内大力推广,但由于大叶桉、赤桉、野桉、细叶桉、柠檬桉等树种抗寒性较弱,受冻严重,影响发展。自1990年以来,台州沿海盐碱地绿化研究所直接从澳大利亚引进了巨桉与柳桉的优良种源20多个,在椒江农场进行试验栽培,生长极为良好,甚至在遭受了12级台风的袭击后,依然不倒。多年来没有发现严重的病虫害,不需要人工防病治虫,养护管理方便,极有利于环境保护。
今年4月,温岭地区沿海的两个农场又引进桉树3万余株,用以抗击台风。当地人认为,桉树对土壤适应性强,不论是粘性土或沙壤土,微酸性土壤、中性土壤或轻盐碱土,均适宜生长,只要气候适宜的城市,均适宜发展桉树。近年来,桉树的种植从浙江的沿海地区逐渐向内地扩展。江山市峡口镇柴村苗木种植大户,引进桉树苗5.5万多株,种植总面积200多亩,均十分成功。在近期计划中,还要再种桉树7万株,实现成为浙、闽、赣周边地区桉树第一良种基地的目标。浙江省林业厅官员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由于气候的原因,桉树在浙江不是理想树种,目前仍处于小范围的试验阶段。至于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究竟是利还是弊?他认为那是学术争论的两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