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酒有村垂柳锁,采樵无路落花封”—————这是明代诗人李宗泗对铜陵丰硕的古树资源的真实写照。在铜陵县,有一位现年80岁的新四军老战士赵璧全,18年中,他风雨无阻、几乎走遍了铜陵县的每一个角落,先后3次义务对铜陵县地域内的名木古树进行普查,测量科学数据,拍摄图片,并把自己采集的5000多个树木标本无偿献给国家。
如今,赵璧全老人又把自己手写的16卷共5万字的手稿和300幅珍贵图片无偿献给了铜陵县林业局。10月9日,记者在铜陵县见到这位可敬的老人时,他已因中风瘫痪在床将近两年,但只要谈起铜陵的古树名木,老人的话匣子便骤然打开、滔滔不绝。
别样爱好:退休后倾心植物普查 赵璧全告诉记者,1942年,16岁的他参加了新四军,后调入新四军七师师部医疗卫校学习战地医疗护理,并随军北上抗日。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他又随刘邓大军17师进入西藏。西藏和平解放后,他又继续为留藏修路战士与民工进行医疗服务了13年,直到1963年转业担任铜陵县卫生局副局长。在老人的床头上,记者发现一张放大的半身彩色照片上,赵老的胸前挂满了军功章,这些军功章都是赵老前半生投身革命作出贡献的历史见证。
因为健康原因,赵老在1971年9月离职休养。当时,老人住在原城郊乡卫生所,出于医生的职责,他开始研究当地山上的中草药,以解决本地赤脚医生使用中草药治病的不便。他走遍林区村落,普查坚持了13年,1984年4月至10月间,赵老又数次踏入过去未曾去过的山谷林区,采集到数十份未发现的植物标本,并完成了10万余字的《铜陵植物资源普查资料》一书。在研究中草药和植物资源过程中,赵璧全发现铜陵县有不少古树名木,有的古树非常珍贵,如相思树、紫藤、银杏等。考虑到对草药的普查已经结束,他转而研究铜陵的古树名木。
累并快乐:带一包馒头就进山 历史上的铜陵曾经古树参天、林木茂盛。但铜陵县到底有多少名木古树?这些古树的保护状态如何?为搞清这些问题,赵璧全开始了古树普查之旅,而且一做就是18年,若不是2004年突然中风,老人的事业还将要继续下去。
从1984年夏开始,赵璧全用了近7年时间,对铜陵古树名木进行了两次普查。赵老的老伴张新胜告诉记者,每次出门前,赵璧全都穿一双军用球鞋,戴着一顶草帽,背着一只水壶和一部相机。而对吃的东西,他的要求就是一包馒头。单位不能报销车票,他就自己掏腰包。在深山里普查时,他经常就借宿在周边山民家里。
在普查中,赵璧全对目所能及的每一棵古树进行寻访、拍照、测高、算树龄,记录地理位置,进行分类定名,统计了该县较有名气的古树345株。其中100年至500年树龄的295株,50年至80年的50株。古树名木分布以钟鸣镇为最,有180多株。其次是顺安镇,有50多株。
对树的品种和分类也有了详细的记录。
2001年6月,75岁高龄的赵璧全开始了对铜陵古树名木的第三次普查,一直到2002年10月,他自费跑遍了全县所有乡镇,拍摄了100多个胶卷,回来后,他将这些资料按乡镇顺序,整理出16卷5万多字文字资料和300多幅图片。
爱树情深:看到古树受伤就心痛 在第三次普查中,他发现县里现存古树300株,死毁古树200株,死毁古树中有100余株是遭人砍伐,虫害致死22株,放火烧死4株,常年拴牛致死3株,在树旁建石灰窑致死2株,杂藤绞死2株,雷击死4株,大风吹倒3株,23株因水土流失过重、过湿致死。
&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