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林业最严峻的考验集中在川中和川东,因为这里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高温干旱。
据省林业厅造林处有关专家介绍,今年四川林业遭遇旱灾面积达649万余亩,而受灾最重的内江、达州、遂宁等地,旱情不但使2003-2006年间新造林的长势不好、树叶干枯,还造成130多万亩林地的植物枯死,甚至有些大树和竹子都干死了。而苗圃也损失巨大,仅达州就因干旱损失苗子近2000万株。
记者近日采访了省林业厅、林科院的有关人士,就新造林、苗圃成片因旱死亡,对明年绿化苗木的行情可能造成的影响做了一番探访。
重创之后仍然供大于求
据了解,今年我省苗圃干死的比较多,川东、川中一带苗子死亡接近50%的苗圃占了一半左右。
“对明年春季造林可能有一些影响,但影响应该不是很大。”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站副站长冯德宾对此的解释是,现在造林主要是在春季,秋冬季节新植苗木不多,需要不是很大。还有就是今年秋季还可以育苗,用于明年秋冬季栽植。
今年苗圃虽然损失很大,但同我省苗子的保有量比较,还是微不足道的,比如达州损失近2000万株,而全省的保有量达到10多亿株。因此在专家看来,损失的这点苗子根本不会严重到影响生产。
“现在造林用苗子已完全市场化,到处都可以调苗子,没有受灾的地方可以为受灾的地方提供大量的苗子。”林科院科技园覃志刚主任补充说,“虽然受灾,但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需求萎缩育苗三思后行
“明年春季造林时苗价是涨还是跌,取决于明年造林面积的大小。”冯德宾介绍,现在造林的大头还是退耕还林工程,主要以国家补助的形式投入,地方上自己造林要根据各地财政安排的情况,规模一般都非常小。
因为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调整,我省巨大的苗子保有量面临这样一个现实:从今年开始以国家投入为主的退耕还林面积大为削减,一般一个县只有1000-2000亩,多的才3000-4000亩,而且好多县还没有这项任务,这样市场本身对造林苗木的需求肯定将明显减少。
冯德宾为此提醒以育苗为主的业主:“从今年秋天开始,我省对工程苗子的需求不是很大,而且还在不断缩减,业主们可考虑开拓其他致富门路。”
科学造林多选用乡土树种
对今年干旱林业损失情况,覃志刚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今年干旱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受损难以避免,但对受灾林地调查时我们发现,立地条件选择不当、对树种的生态适应性了解不够,造成有些地方受灾面积较大。有些地方乡土树种也受灾,说明这些地方对乡土树种的立地条件、适应性都研究得不够。”
在覃志刚看来,进一步了解引进树种和乡土树种(主要是引进树种)的生态适应性,科学选择立地条件,则能有效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按要求,引进树种应该有一个较长的试验过程,严格讲要达到一个树种的轮伐期,生长快的在十年左右,慢的要几十年。但我省各地在这方面的功夫还做得不够。
对我省今秋即将开始的造林,覃志刚建议:“各个地区应尽量选用乡土树种。如果选用外来树种,一定要选经过试验证明表现好的树种。还有对工程造林要加强管理,管理粗放是不行的,不然在我省每年都要发生的夏旱和高温伏旱面前,都会因为抵抗力差而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