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花”出口抵达国和地区已达到35个,其中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土尔其、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为新增的出口抵达国。鲜切花产品在荷兰、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欧洲市场以及东南亚、港澳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花卉市场上,出口比率有较大幅度增长;种苗、种球、切叶也走向了海外市场,种苗、种球的出口货值上升了20%和119%。2006年1月1日~12月20日,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KIFA)共有2657万枝花实现出口,增长约10%;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生产的菊花插条(种苗)较上年度增加了60%左右,年出口量约5000万株。
2006年,云南通过举办和参加花卉展,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对“云花”进行宣传报道,引来了众多购买商采购云南花卉产品,同时也吸引了荷兰安祖红掌(Anthura)公司、美国博尔园艺有限公司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云南投资,推进了品牌的形成。2006年9月在荷兰举办的“世界鲜切花大会”上,一些世界知名花卉企业纷纷表示,愿意与云南企业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到2006年,经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进入“云南名牌”行列的鲜花产品共有澄江鑫荣花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鑫荣”牌百合、云南英茂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的“英茂(或YINMRE)”牌康乃馨,以及云南丽都花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丽都”牌玫瑰和云南隆格兰股份有限公司的“隆格兰”牌百合等4个。据KIFA统计,2006年仅品牌效应为生产者所带来的产品附加值已高达30%~40%。
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企业已形成了自己的花卉品牌,并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影响,但缺少像“红塔山”、“红河”等这样响彻世界的名牌。由于花卉产品的流通环节多,花卉企业和花农生产的鲜花,流经初级批发市场后,往往被贸易商重新分级和包装,并贴上了自己的品牌,导致云南花卉难以形成贯穿整个产业链,且能让更大范围的消费者熟知的品牌。鉴于此,打造世界性的“云花”品牌,需要充分地利用资源优势,增加产品附加值和产品的文化内涵,提高溢价能力,同时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实现花农、生产商和贸易商的利益捆绑,共同将“云花”远销至世界各国。我国著名品牌营销专家李光斗先生建议:“我们的花卉企业应该学习‘蒙牛’在创业之初的经验,采取良好的政策和模式,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最好的产品,并依据‘人离乡贱,货离乡贵’的规则,将花卉产品卖到世界各地,以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转变。”
知识产权保护加强 新品研发成效初显
2006年初,由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自繁的我国第一个大众切花月季新品种“冰清”正式上市销售,其切花产品已出口至日本、韩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到目前为止该品种的切花出口量已达40~50万枝。云南已取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的大宗鲜切花品种为15个,2006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展示会上,云南展出的花卉新品种得到了温总理、吴仪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另外据统计,云南省还有25个左右的新品种正在申请受理当中,全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鲜切花新品种明年有望突破20个,新品种种植面积也将明显增加。
事实上,从1998年至2005年间,云南省先后制定发布并实施了《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保护条例》等法规,成立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登记办公室,制定并实施了对交纳花卉专利许可费的企业给予补助的政策,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云南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还一起倡导成立了“云南省知识产权保护联盟”。2006年,云南英茂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通过国际合作,康乃馨出口实行“专利许可证制度(EAC)”,种苗代理商积极与生产者签订种苗禁繁协议,严格履行知识产权保护义务;鲁荣华、郑继兰等部分花农也开始向国外育种者支付专利费,合法引进新优花卉品种,来提升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信誉度。此外,由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正式批准的中国月季植物新品种测试基地正式落户云南,目前该基地的建设已启动。眼下,有关保护花卉新品种知识产权的地方性法规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云南省花卉产业起步晚,知识产权保护和新品研发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较荷兰等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国外企业特别是育种商,对我们仍存戒备之心,不肯在中国大面积推广国际上流行、市场前景好的品种,却把八九十年代的品种高价卖给国内企业。然而,中国生产者所需的品种90%以上要依靠国外供给,这使得我国花卉企业处于十分被动和尴尬的局面。面临这种局面,近年我国花卉企业、科研机构和有关政府管理部门,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