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鲜花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主持的
花卉种质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关键技术项目,是上海市第二批科教兴市项目之一。该项目从2005年开始实施,为期4年,至2008年完成。近日,上海市科教兴市项目管理办公室和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在上海鲜花港组织召开了花卉种质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关键技术中期评估会,中国科学院洪孟民、盖钧镒两位院士率领花卉园艺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评估,并给予高度评价。该项目通过了中期验收。
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评价在我国具有丰富野生资源优势的百合、菊花、石竹、荷花、睡莲等花卉种质资源;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和新种质,建立标准化的栽培技术;开发花卉种苗、种质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研发节能高效的工厂化栽培设施和装备;依托科技,通过产学研联盟,实现种质创新和栽培技术创新;通过与国际知名花卉企业的合作,实现花卉新品的二次创新;通过关联企业间的联合攻关,实现集成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缩小与花卉强国之间的差距,把上海鲜花港乃至上海、中国的花卉产业做强、做大、做精。
上海鲜花港及科技攻关课题组,广泛开展我国百合和石竹的种质资源收集和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利用ISSR、RAPD分子标记技术开展了百合资源系统学研究,在全国花卉领域具有开创性。采用常规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改进百合鳞片繁育子球技术,成倍提高了种球繁育速度。优化香石竹离体培养再生条件,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石竹转基因体系,已获得转GAFP-NPI双价抗菌基因的植株300多个,通过PCR检测和离体抑菌试验,花器管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获得成功,这项研究在全国尚属首创。建立菊花悬浮细胞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培育出光周期不敏感菊花新品种18个,其中8个品种获得了新品种专利保护。通过与比利时德鲁仕公司合作,开发知识产权共有的凤梨新品种,在掌握引进组织培养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二次创新,加快了花卉的产业化进程。完成花卉种质资源数据库和基于电子标签和条形码等自动识别技术的花卉种苗溯源系统的研究开发,在花卉生产中引进信息技术在全国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