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植物所高山花卉植物的引种选育及栽培示范取得新突破。
云南的野生花卉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省共有野生花卉植物2500种以上。在这些珍贵的野生花卉资源中,又以高山花卉最具特色和开发潜力,备受国内外园艺界的重视。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对云南花卉生产实现质的飞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中科院网站消息,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胡虹等专家对云南野生高山花卉引种选育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等基础理论及应用开发进行了研究,在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等经费支持下,与云南格桑花卉有限公司和上海四季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完成了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高山花卉杓兰属和角蒿属植物的引种选育及栽培示范”研究,并通过了由云南省科技厅组织的同行专家验收和成果鉴定。
验收专家组成员认为,昆明植物所科技人员针对云南花卉资源丰富,但引种驯化和开发困难这一核心问题,通过关键技术研究的突破和整合,引入国际上球根花卉的成功生产经验,借助成花调控技术,实现了生产地与消费地分离的目标,成功地探索出野生花卉开发的一种新型模式,为野生花卉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有益借鉴。该项目研究系统性强,重点突出。围绕杓兰属和角蒿属,从资源收集、品种选育、种苗繁育、示范栽培等方面,开展了植物学、生物学、栽培生理、菌根菌等的系统研究。重点突出了种苗快速繁殖、驯化栽培等关键技术研究。采用在产地完成生殖发育和繁殖阶段后,再移到消费地开花,其研究思路和设计方案具有创新性。
该项目通过研究,在种质收集和新品种选育方面,收集了10种杓兰和4种角蒿,在云南香格里拉工作站建立了资源圃,通过系统选育培育杓兰品种2个(“日尼”和“星夜”)和角蒿品种2个(“格桑”和“梅朵”),目前已申请花卉新品种登记。在制种及种苗繁育技术方面,通过4年多深入细致的研究,解决了杓兰和角蒿的种苗繁育问题,基本解决了杓兰的幼苗移栽难题。生产杓兰幼苗13万株,繁殖角蒿种子300多万粒,繁殖角蒿块根20多万条;已申请杓兰的制种技术、黄花杓兰的组织培养技术和角蒿规模化开花调控技术等发明专利3项;已发表和接受发表论文9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在规范化栽培技术及生产示范方面,通过生理生态研究以及栽培实践,确定了杓兰和角蒿最佳的生长条件和管理措施,制定出了杓兰和角蒿的综合生产技术规范,并生产示范角蒿12万盆,杓兰2.3万盆。在成花调控技术方面,通过低温处理,小规模的杓兰已在上海、昆明春节开花,证明杓兰开花调控在技术上可行。角蒿块根进行低温和赤霉素处理后实现上海、昆明周年开花(春节、国庆)。在韩国、日本等花展上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