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杨树是怎么来到中国的?又是怎么在江苏省泗阳扎根的?为什么泗阳的意杨长得那么好?等等。昨天,记者专访了“中国意杨之父”王明庥院士。 “意杨”原名“欧洲黑杨” 今年已73岁高龄的王明庥,是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杨树种质资源评价”重点科研攻关课题项目负责人。30多年来,他领导的科研组,专注于苏北地区意杨的引进、研究与推广,解决了一系列科研和生产难题,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在产量、速生性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因此被誉为“中国意杨之父”。“‘意杨’,是苏北群众的习惯叫法。由于此树最初是从意大利引进的,所以他们这样称呼。但严格地说,它的‘大名’应该叫‘欧洲黑杨’或‘欧美黑杨’。在苏北这样土壤水肥条件较好的温带平原地区,最适合人工栽培的主要是黑杨组。黑杨组的树种生长快、树型大,材质适合工业应用,经济价值高。”提起杨树,王明庥院士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裹在塑料布里的“宝贝” “40多年前,我国曾从苏联、东欧引进过一些欧洲黑杨,但那都是北方类型的树种,不适合在江苏生长。从科学研究上讲,最适合江苏栽培的杨树,应该是分布在美国东南部和欧洲南部的黑杨,但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所限,我国与西方国家缺少科技交流,一直未能得到种苗资源。”老院士回忆说,“直到1972年,中国农林部的一个代表团到阿根廷参加国际林业大会,顺便路过意大利时,意大利的同行友人赠送了一些欧洲黑杨和欧美黑杨的枝条种苗。” 据原农林部部长梁昌武介绍,代表团把种苗从意大利带回中国后,分成3份,分别交给北京林科所、湖北林科所、南京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的前身)试验繁育。两年后,前两家单位都没有了下文,只有南林的苗木茁壮喜人。 “那是1972年的春季,好像是3月初的一天,当时我正在南京林学院遗传育种教研室搞一个科研项目,突然接到学院的通知,叫我到北京国家农林部农林科学院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顺便把一些来自意大利的杨树种条取回来。我从南京火车站坐火车到了北京,开了一天会,第二天到农林科学院去取杨树种条。”老院士回忆起33年前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那些种条摆放在农林科学院的一间实验室的地板上,裹在一块塑料布里,用绳子随便捆着,同一个枕头差不多大,很不起眼,只有10来斤重。当时我也没太在意,拎着它上了火车,很随便地放在车厢的行李架上带回了南京。” “回到南京林学院,打开塑料布,里面有56根杨树种条,每根有60厘米长,粗细与铅笔差不多。我带着科研组的几个同事,在南京林学院的试验田里辟出一块十几平方米的地,把种条切成20厘米左右的插穗,每根种条切出2到3个插穗,共得到了120多个插穗。每个插穗上面留2到3个芽,插到试验田里后,上面的芽长枝条,下面的芽长根系。” 中国长得最快的树木 “经过悉心照料,到了1974年春上,那些插穗竟蹿成了5到6米高的树苗,每棵都有鸭蛋那么粗。”老院士兴奋地说,“生长速度真快,长势实在太好了!”经过2年小试,获得了可喜的实验效果。专家们认为,此树是中国长得最快的树。 1974年底,课题获得江苏省科技厅立项,进一步扩大试验范围。当时试验结果证实,这种从意大利引进的杨树,最适合在苏北冲积平原生长,于是泗阳成为首选试验地点。老院士回忆说,当时,南京林学院有个名叫王昌全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在泗阳县林材场工作。课题组一位名叫谭勇的老师与王昌全联系,说了此事。王昌全向县领导汇报后,得到了大力支持。现在已是林业专家的王昌全回忆说:“那时我们泗阳风沙很大,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树。县里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派我们到南林大洽谈。”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在泗阳辟出几处试验田,栽植意大利杨树。试验历程充满艰辛,王昌全回忆说:“那时候,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伺候着这些小树苗。夏天,蚊子叮得厉害,我们就穿起雨衣、雨靴;冬天手冻得全是小口子,还是不敢懈怠。没有什么星期天,太忙了。我的妻子生病了,我都没时间回家看一看。我们把观察测量精确到时分,定时定期对意杨不同品种苗期的生产特点、对环境的适应、病虫发生情况进行观测记录,掌握第一手材料。”经过几年试验获得全面成功,来自遥远意大利的杨树,在泗阳大地深深扎下了根。目前位于泗阳农场的40米高的“中国意杨王”,正是那时候栽下的。 意杨,不仅染绿了整个泗阳,还迅速向周边地区扩展,整个苏北都荡漾在一片意杨绿海之中,目前有意杨4亿株,杨树林成片面积、蓄积量跃居全国第一,改善了环境,形成了产业链,成了苏北人民名副其实的“摇钱树”和“绿色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