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添靓可以赢得商机,装扮大地也有可观的收获。“三八”节前夕,记者采访了用新技术新产品扮美大地的国家经济林木种苗快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宁夏林业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健。
冬日北方的原野,大多一片枯黄。然而在银川市贺兰山路两边的绿化带上,一簇簇金黄色小花在冬日里的阳光下开放着。李健说,这种小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黄花矶松。近年来,李健率领科研人员对贺兰山东麓具有观赏性的耐旱植物进行了大量实地考察和引种驯化,醉鱼木、黄花矶松、蒙古莸、大花荆芥是引种成功的代表性植物。这些乡土植物经受住了严酷自然环境的考验,在具有观赏价值的同时,能耐受-36℃低温,连续五个月没有降水可正常生长。
这些节水耐旱植物经驯化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后,科研人员吃惊地发现,它们的耗水量为草坪的1/10,管护成本仅为草坪的1/15。正是这些优异的品性,李健培育的节水耐旱园林观赏植物迅速打进了北京、天津、包头、银川、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的市场,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国土绿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而优质苗木是实现绿化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0%,森林覆盖率不足7%的还有4个省区,而这些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0%。这些地方多数干旱缺水严重,造林种草难度大、成活率低。恢复植被、改善生态需要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艰苦努力。这一艰巨任务也给种苗繁育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正是看准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干旱缺水这一点,李健给企业找到了发展的机会。同时,也给当地的农民提供了赚钱的机会。2004年,当地一位种植户引种了5000株节水耐旱植物金叶莸,在林业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种植取得成功,第二年繁育了70万株,销售收入达到100多万元。
宁夏地处半干旱地区,天然降雨量稀少且季节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薄弱,荒漠化治理形势严峻。为解决半干旱地区造林种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技术难题,研究所将以色列的节水灌溉与精准平衡施肥技术,大规模应用于生态防护林建设、林木容器育苗、沙地鲜食葡萄种植中,使苗木定植成活率高达95%,保存率达到90%以上,节水70%。业内专家评价说,这是宁夏乃至全国解决水资源日益短缺的有效途径,也是西北地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之路。
技术只有变成商品,才能获得生命力。公司研制出了西部开发中急需的沙旱生灌木容器苗、宁南山区水源涵养林中急需的针叶树容器苗,为研究所带来了500多万元的产值。在容器育苗中,研究所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李健主持完成了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重大科技支撑项目“针叶树工厂化育苗”的技术研发,使宁夏传统的春季造林变成春夏秋三季造林。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从宁夏林业研究所引进了葡萄、石榴种苗繁育技术,进行优良品种种苗规模化生产,在当地引起轰动。
李健:国家经济林木种苗快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植物选育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地方重大研究项目、产业化项目、引进项目。
主持完成了宁夏重大科技引进项目“
花卉优新品种引进”,在名贵花卉蝴蝶兰优新品种选育、工厂化生产技术,沙生观赏型花灌木的引种驯化和种苗产业化方面有重大突破。
国家“863”项目“工厂化林木种苗生产过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该项目获2002年度宁夏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列为国家重大林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