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行业交流合作 携手沪台共同发展
——上海石材行业协会会长访问团赴台纪实
一、前言
台湾石材业发展始于60年代,到70-80年代逐渐成为称雄世界石材业一方的加工中心和新兴市场,无论是加工技术、行业管理都领先大陆一步。目前台湾也已有一大批石材企业来到上海投资设厂,取得较好的业绩。上海是目前世界上石材应用最大的城市,上海石材行业协会成立才四年,在矿山资源利用、石材加工、工程应用、人才培养、行业管理等均面临艰苦的任务。上海协会一成立就与台湾同业公会在信息交流、技术合作等方面建立密切联系,台湾同业公会已多次发出邀请,希望上海组织高级访问团赴台,交流切磋。时过四年,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2005年12月底,上海石材行业协会会长访问团一行八人应邀赴台访问。
二、了解台湾石材工业
台湾石材工业80%集中于花莲地区,台湾石矿制品工业同业公会、石材工业发展中心也设于花莲。上海石协会长访问团辗转来到花莲,就受到了台湾公会理事长林庆明、总干事陈富台、发展中心总经理林志善博士的热情接待。而上海石协副会长,从台湾来上海投资的广典石材总经理刘世纪也先期在台湾花莲等候,安排参观接洽事宜。
1、台湾石材业的历史
通过与台湾公会部分理事的座谈以及林理事长的介绍,可以清晰地了解台湾石材业的发展历程。从70年代开始,台湾进入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高速发展期,带动石材的大量市场需求。台湾花莲有大量的矿山资源,又与欧洲,特别是意大利、西班牙等石材业发达国家有较好的往来,伴随着石材开采、加工大批先进设备的引进,几百家石材加工规模企业在几年时间内异军突起,迅速地形成一个规模化的石材产业。由于岛内需求、国际化开放战略,加上较好的行业管理,在台湾石材业发展的较长一段时间里,经历了增长性的市场空间,维护了较高的行业利润空间,从而保证了台湾石材业的健康持续发展。80年代初,一度在国际上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台湾石材”势力,机械与工具采购、矿山资源采购、加工技术、加工后出口返销,“台湾石材”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至90年代,由于国际市场对石材需求的降低,台湾本土经济停滞,台湾石材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创新动力开始不足,所以出现了颓废态势。台湾石材人也迅速地作出战略调整,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石材产业向大陆转移。广典石材就是早在1994年就在上海投资设厂的最早一批台资企业之一。据了解,如今,80%的台湾石材企业已在大陆投资设厂,40%的台湾石材产业已经移到大陆,其中上海显然是台资企业的首选,占到一半以上份额。
2、台湾石材业的现状
在台湾公会以及刘世纪副会长的带领下,上海一行参观了台湾广典、铭矿、荣茂、煌奇等石材企业,使我们对台湾石材企业的现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一,台湾石材企业往往有20多年的历史,因而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加工技术和品控体系;第二,台湾企业的设备已经经历了二代、三代更新,且大多从海外进口,因而比较符合实际需求;第三,石材加工、经营品种、市场拓展已经细分,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形成趋势,因而市场平衡;第四,企业规模适中,利用加工机械化提高生产率,减少人工化,降低成本,避免大起大落,减少市场风险。目前台湾石材业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各项成本的上升以及市场开拓的艰难。每谈及此,台湾石材同仁就很羡慕大陆巨大的石材需求市场,感叹“还是在大陆生意好做” 。
三、了解台湾的石材业管理体系
台湾石矿制品工业同业公会是目前台湾石材业最大的同业组织,经政府授权,肩负石材行业管理引导和企业服务的职能,石材工业发展中心由公会发起成立,类似“事业单位”,两家单位共享同一幢“石材大楼”,公会象行政单位,发展中心象技术单位,理事长为同一人,为并列兄弟组织。上级为类似“地矿局”的政府。“石材大楼”当初约4000万人民币投资,其中2000万为政府支持,2000万为协会通过企业筹集。公会与发展中心职工100多人,60%为硕士、博士生,每年经费约2000万人民币,也是政府支持一半,公会筹一半。由此可见,政府对协会的支持力度还是相当大的。
台湾实行同业企业登记当然入会制,也就是说,做石材的企业必须加入石材协会,当然,台湾石材协会不是只有一个,你可以选择。协会在行业规划、厂址选择、环保、资源利用等方面有相当大的权利,也就是说,一个企业没有协会的点头是开不出来的,每年也必须经过协会的检查;同时,协会也帮助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