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只种了1万多亩杨树,却开发了2万多亩农田包租给农民种粮食。
据副场长秦淑珍介绍,现在他们是打深井灌溉,成本很高,计划修一个扬水站,配套建9公里渠道连接到河套灌区的乌审干渠,引灌区的农业水灌溉,届时,据估计每年将引黄河水2亿立方米。
生态用水亮“红灯”
就在黄河流域一些地区“偷梁换柱”耗用“生态水”之际,黄河流域真正的生态用水却亮起了“红灯”。据《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黄河流域仅规划内的半干旱、干旱区域淤地坝建成后就将需要43亿立方米-55亿立方米的水。而黄河流域的用水量,则已超过开发利用率60%的河流生态安全线。
专家指出,在挤出水土保持用水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再用有限的水资源搞“景观水”“经济水”“开发水”,将加剧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据黄委会专家组测算,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黄河流域的景观开发用水和生态经济开发用水,将超过10亿立方米。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用水”绝大多数都未经过批准。据了解,对于在河流上取水,或将黄河水的用途加以变更,国务院曾经在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及相关条例中明确规定,必须得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才可实施。事实上,目前黄河沿岸大中城市实施的“拦河造湖”和“挖湖引水”计划,只有宝鸡、咸阳、郑州的项目得到了黄委会的批准。
而发展“林纸一体化”和林果治沙等项目用水,也未经过黄委会批准。内蒙古水利厅一位负责人说,这些项目多数是打着沙产业的名义,其实,并不是沙产业的项目。钱学森同志当初提出的“沙产业”主要是指对于“光能”的利用,确切地说,应当是“光沙结合”,而不是“林水结合”。可是,现在的这些项目,却大都变成了高耗水项目。
黄委会副主任廖义伟说,近年来,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为此,全社会对水的需求,也已经从工农业生产对水的需求,以及广大群众对生活用水的需求,发展到眼下对环境用水的需求,由此表明,全社会在用水需求方面发生了变化,对目前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方式以及理念等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需要制订一个全面的黄河水资源利用规划,通盘考虑区域经济的发展、河流生态的健康以及周边自然环境的生态保护。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