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展示国内外的园艺成果,也将蓝天碧水的新沈阳推向了世界时隔7年,令人瞩目的世界园艺界“奥林匹克”盛会第二次光顾中国。与第一次昆明世园会不同的是,举办地沈阳地处寒冷的东北地区。这一园艺盛会不仅展示了国内外的园艺成果,也将蓝天碧水的新沈阳推向了世界。
老工业基地到底应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沈阳诠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转型”之路,它的启示效应到底在哪里?
4月30上午,参加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的中外来宾身临其境:天鹅嬉戏,百鸟成群,玫瑰绽放,郁金香盛开。
让重化工业远离市区 过去一提到城市,就和企业、厂房、设备联系在一起。沈阳作为重化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工业化进程中遇到的城市环境压力,不仅环境污染严重,而且缺水少绿,历史欠账难以负载。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沈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沈阳市委书记陈政高形容:“那时天灰蒙蒙的,白衬衫穿半天就黑了,冬天戴口罩时会呼出两个黑洞。”
陈政高说,工业既是城市的根基,又是污染的重要来源。难解之题是,既要改变城市污染的现状,又要把工业经济搞上去。从2001年开始,新组建的沈阳市委、市政府借鉴发达国家先期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对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重新进行审视,从而清醒地认识到环境建设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辩证关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和谐统一。
沈阳从两方面向原有结构“开刀”:一方面对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按照有进有退原则,大规模整合相关产业,淘汰落后企业,退出重污染企业,集中发展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企业。
据统计,5年来全市共关停、搬迁污染严重和效益低下的企业600家,有120余家企业实现清洁生产。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后,使开发区的空间优势为老区工业企业退出中心城区打开了疏散通道。特别是133户企业迁移到工业园区后,使历史上工业企业最集中、污染最严重的铁西区彻底结束了重度污染的历史。
另一方面,沈阳市确定从重化工业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变的发展定位,在城市空间布局上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调整,对传统工业布局实行大规模的重组再造。
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主城区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空间发展战略,即东部突出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为生态旅游度假区,世园会的举办地即在此区域;西部打造百里工业长廊,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区;南部跨浑河发展,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新物流区;向北部扩展为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以高效都市型农业为依托的现代农业区域。
城市中心区域转换成金融商贸等第三产业和居住区,规划“南北金廊”和“东西
银带”,在城市南北中轴线上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浑河两岸的生态旅游景观带,构筑起沈阳城市未来发展的大“十”字形框架结构,从而扭转了传统的以工业生产为中心的城市总体布局。
从北京初到沈阳工作的刘小姐颇有几分惊讶,“原以为来沈阳得灰头土脸,没想到马路挺宽,空气很润,几天来皮肤倒比以前好了。”
“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