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宁波北仑区实现了村村通网络,走在了全国农村的前面。政府网站“北仑之窗”开设的“农村远程教育板块”成了农民种植、养殖的好助手。在信息化这个竞技场里,这里的农村已经和城市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宁波市北仑区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循着东部沿海村庄信息化建设的脚步,我们看到了中国新农村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北仑区不仅在10多年前就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和有线电视,更是在2005年1月实现了村村通网络。
建终端地方政府投资520万
农业部还在计划“十一五”时期,要在全国80%以上的县级区域建立起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而北仑区早在2003年1月就已经建立了这一平台,并且在此基础上搞起了“百村上网”,要让每个村都建立起自己的网站。为什么北仑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处处领先?这里物质基础的极大丰富固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勇气更加重要。
这里的政府部门在硬件上舍得投资。正如北仑区副区长张明华所言,“这几年北仑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力度比较大,广电网络、互联网络和视频网络基本做到全覆盖,网络的全面覆盖是搭建城乡一体信息化平台的基础。”2005年10月前,北仑区政府投入10万元,区电信局再次投入45万元,打通了最后一段,使电信宽带铺到剩余41个行政村,从而真正实现了远程教育电视网络和宽带网络“全覆盖”。与此同时,北仑区委常委会对区级财政预算进行调整,安排专项资金520万元建设北仑农业信息化终端。
截至2005年底,全区共建成243个远程教育站点。“每个站点免费配备一台IBM电脑和海信29英寸彩电,大多都放在党员活动室或者会议室里,同时我们帮助站点培训了990名操作员和管理员。”据北仑区远程教育办公室副主任胡斌介绍,区里今后每年用于所有站点维护、信息费等开支为50万元左右,但通过外包的形式分别由电信、广电和授权的代理公司服务,没有为此增加一个岗位。
此外,北仑区还先后投入2300余万元建设教育信息化,目前,网内终端数达5000余台,全区45所学校全部建立了网站,方便了家长、学校、学生及社会之间的交流。远程教育在线系统已完成试点,实现了城区与山区学校的同步教学,使山区学生享受同等优质教学资源。
促生产网站内容做到“有的看”
这里的政府部门在手段上积极,从2004年开始,由财政出钱在每个乡镇办了一个培训学校,贴上误工费请农民来免费学习电脑,目前已经培训了近3万农民。
而在此之前,政府部门已经替农民想到了上网“有的看”的问题,在2003年1月开通了“北仑之窗”,与很多政府网站不同,这个网站明显是特地为北仑农民设计的,网站的内容结合了当地农业的特色,以养殖业、花卉业和果木业为主。针对农民的文化水平,北仑区还对网站的视频点播系统进行了扩容改造,建立了“农村远程教育”板块,共有粮食种植、水产养殖等19大类、1156个课件,并建立了独立的先进性教育点播片库。
这一城乡一体的信息化平台目前主要发挥着两个重要作用:普及网络和农业科技知识以及远程教育。“下一步的重点是如何将为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在网上延伸,像村务公开、养老低保等发放,研究如何更好地用信息化推动北仑新农村建设。”张明华道出了未来的打算。
解难题服务农民用好信息化
不仅如此,政府部门对于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也更加敢于直面。
曾经有农民在培训后说了一句令大家深思的话:“我参加培训了,学了3天,可是除了开机关机,其他的都没学会。但我不敢问,我怕再问一遍我还是不会。”正如专家们讨论的,农业信息化难点不仅在于“用得起”,还在于“用得上”,而在实践中,“用得了”这一更基本的难点走到了大家的面前。毕竟,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电脑是个“新东西”,要让农民接受它、喜欢它、学会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正确的引导。
北仑区政府没有因此而放弃今后的电脑培训,还提出了很多创新的设想。比如,在乡镇集中有能力也有意愿的农民重点培训,教学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