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湖光山色,南京丰富的湖泊、河流和水利资源形成了大量的城市滨河湿地,紫霞湖、前湖、护城河、玄武湖都是难得的城中湿地资源,同时,滨河的花草树木也是南京城难得的休闲景观,那么南京的滨河绿地上到底有什么景可赏,这个生态系统是否健康?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林系徐晓清、施侠、郝日明等人对南京的五大滨河绿地植物进行了全面扫描调查,结果表明,南京的紫霞湖、前湖东岸、前湖北岸、护城河与玄武湖这五大滨河绿地,共有55种高大乔木,以阔叶林为主,而缺少常绿树种的运用,冬天稍显单调,而人工绿地则过于注重观赏品种的运用,忽视了耐水湿性种。
南京的滨河湿地,给南京带来了美感,但是大部分人都是一视而过,这些河湖边到底种植了些什么树木,它们的生长情况究竟如何,一直缺少调查。
郝日明说,根据南京的河湖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和功能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滨河绿地和风景区绿地,专家们选取了护城河狮子山段、玄武湖选择了火车站对面、同时选取了紫霞湖、前湖北岸与东岸计5处滨河绿地作研究对象。
专家们用近一年时间,选取每个湿度功能完整面积从500平方米至1500平方米的样地,对于树种的种类,“胸围”、株高、冠幅、个体数与长势等方面展开详细调查,得到了南京滨河绿地的“生活图谱”。
护城河绿地“最弱”
根据对于树木种类,以及休眠状态、植物对周围环境的长期适应性进行考量,专家们对于五大滨河绿地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结果表明:在这五大滨河绿地中,前湖东岸滨河绿地最为健康,有8种较为高大的乔木,对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而言,这一高度植物种所占的比率表明该植物群落已处于成熟年龄阶段,整个绿地明显处于稳定状态。
而紫霞湖东岸滨河绿地处于紫金山风景区环抱中,乔木层种类甚为丰富,从群落外貌上看,同样处于较为稳定状态,但人为干预痕迹较大,更多的是林下一些人工补植的小高位芽与矮高位芽种类,因此,整个植物群落处于半自然状态。
前湖北岸和玄武湖的滨河绿地,顶层乔木种类偏少,较为单一,群落中不少乔木树种还处在青幼龄期,群落处在青壮龄阶段。前湖北岸绿地由于受人工干预较少,整个群落外貌呈现自然生长状态。
而护城河滨河绿地缺乏中高大乔木,多数是人工栽培的观赏品种,因而很明显为新建绿地,整个绿地还处在缓苗期的早期阶段,需要精心养护和管理。
前湖北岸最“天然”
虽然都是依河而生,但是这五大绿地的景色却有很大的区别,专家们发现,紫霞湖东岸绿地是以人工栽培的薄壳山核桃和紫薇为优势种,主要伴生榔榆、枫香树、朴树和垂柳等乡土树种,带有明显人为影响的半自然群落。
前湖东岸滨河绿地是以北美引种树落羽杉为优势种,主要伴生垂柳和楝树等乡土树种,为半自然群落。
前湖北岸滨河绿地植物群落以枫杨为优势种,伴生垂柳等,基本上是自然群落。
护城河绿地,依山傍水,背靠城墙,是新开发的休闲绿地。主要有红叶李、银杏、垂柳与枇杷,并伴生着其他一些观赏品种,形成纯人工植物群落。
玄武湖滨河绿地,也缺少天然气息,以薄壳山核桃为优势种,以垂柳与樱花为主要伴生种,为人工植物群落。
河边树种“不耐水”
调查表明,在五大滨河绿地中,除了人工绿地,自然绿地的主导乔木为落叶树种,特别是紫霞湖东岸与前湖半自然滨河绿地中缺乏常绿树种,因此易导致植物群落单一与冬季和早春萧条。
护城河绿地虽然观花、赏果,四季景致分明,但是选择的植物种类中红叶李、银杏、日本山茶、白玉兰、鸡爪槭、枇杷与柳杉等,都是不耐水湿品种,能否健康成长,有待时间检验,另外,玄武湖滨河绿地中,也存在树种选择不太合理的问题,除沿湖岸为垂柳与桃树外,其余离湖岸远处大多为不耐水湿树种。
绿地改造突出植物造景
专家们表示,南京滨河绿地应模仿自然滨河植被的生态群落结构特征,突出植物造景。
第一,在传统植物造景的基础上,除了要注重植物观赏性方面的要求,还要结合地形,创造滨河植物适生的立地条件,建立完整的城市滨河生态廊道,衔接散落在城市中的公园绿地与广场绿地,融入整个城市绿地系统。
第二,在滨河绿地中应选择以耐水湿的植物为主体,采用乔、灌、草、水生、沼生等植物合理搭配,创造人工湿地群落。特别在像护城河等人工绿地中,不能仅注重观赏品种的运用,应采用耐水湿的乡土树种代替不能适应立地条件的忌水湿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