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区多处草坪种植上了多种乔木、灌木。青岛市城市园林局介绍,由于市区许多草坪绿地陆续进入了老化期,从今年起青岛市将“退草植树”,把以往的草坪全面改造成城市林地。 青岛市城市园林局有关专家介绍,前几年,青岛市在市区广植草坪,但这些“看起来很美”的草坪如今却成了“鸡肋”。草坪的造价一般在每平方米7元以上,加上防病、治虫、割草等日常养护,费用高达每平方米10元。草坪本身又很脆弱,老化、退化快。由于需要持续不断地浇水,作为一个严重缺水的沿海城市,青岛市养护这些草坪非常吃力;同时,草坪观赏性强实用性差,也造成了青岛市部分城区有绿无荫,一到盛夏便很少有游人。 根据园林专家测算,树木和草坪的投入比例为1:10,而产生的生态效益比却为30:1,相同面积的树木制氧能力是草坪的上百倍,在净化空气、减少热量、降低噪音等方面性能也比草坪高出20多倍。目前,青岛市已经明确规定“三分草七分树”的绿化比例。 目前,全国城市绿化中存在的急功近利、贪大求洋、“高价建绿”的不良倾向,已经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 应当说,目前我国城市绿化中的“草坪现象”,是形式主义和“景观政绩”思想的产物。在城市建设中,应当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各自城市的地理、人文特色,特别是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应以科学为指导,将城市看做一个生态整体,遵循物候规律,选择适宜本地区气候、土壤和人文背景的乔木、灌木和花草进行绿化,让植物和城市浑然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