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开展了《深圳城市绿地系统绿地类型的划分及其生态效益量值评估》课题的研究,结合深圳绿化管理现状,我对特区的绿地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推进立体绿化节省生活用电
制定更为严格的绿化管理条例,增加三维绿化指标,大力推进立体绿化,是增加城市绿量、提升城市绿色环境、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建筑物的热工效能,节省市民工作与生活用电量的有效途径。
我们对1979年、1990年、2000年、2003年这4个时段遥感图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24年的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深圳的绿地面积减幅很大,其中林地的面积下降幅度最大。伴随着以上这些对维护自然生态环境重要的景观单元减少的,是一些非环境友好的景观单元的大幅度增加,如非渗水面(如水泥面)、建设用地、裸地等。
作为千万人口以上的国际化大都市,其绿地覆盖率的增加空间是有限的,通过提高或改善现有绿地的类型和结构,最大限度地在空间上拓展绿色空间,增加城市绿量,将是提高城市绿色生态效益的唯一出路。
植被合理布局减少热岛效应
大力推行使用植草砖等透气、渗水良好的铺装材料,严格限制非渗水面的使用,这样做具有减少城市热岛、改善小气候、促进天然水循环、减少城市污水处理量等多重功效。
研究结果表明,深圳特区东西向、南北向热岛效应梯度变化明显,整个特区可以标示出4个主要的高温区域,主要为货运集散地,说明物流配送等行业行为对于特区热量环境影响巨大,甚至超过太阳辐射量对下垫面温度的贡献,这些热岛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地区存在有连续的、大面积的非渗水面造成的。
有趣的是,一般城市中因高楼和人口密集而很容易产生热岛效应的商业区,而在深圳尚未发现大面积的热岛出现,这说明深圳的绿地规划和管理从总体上讲还是比较成功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城市植被的合理布局对热岛效应的降低是有帮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