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来到花会展门口,花会展布置在欧风园内,远远望去都是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郁金香花块,令记者感到奇怪的是,偌大的欧风园内却只有寥寥数人,显得非常冷清,而欧风园外,熙熙攘攘、人头攒动。”“随后,记者在花会展门口观察了一会儿,没有一位游客进园观展,不一会儿,两个售票员离开了一个,留下的那个售票员坐在那里也无所事事。”“我觉得这样的花会展的票价应该在2元至5元之间。”记者在人民公园内随机采访了几位不同年龄层的市民,他们的观点基本一致。公园方面自有说法:从荷兰引进的郁金香栽培成本较高。
与上述城市不同的是,5月的西宁市四处都有郁金香的摇曳,除各大公园内,街上有数以万计的美丽花朵供游客免费欣赏。
夏都西宁优势凸现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花卉展览,而是对青海冷凉气候利用的一个小小的节点,更是一个经贸盛会。”西宁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西宁市经过10多年的开发创新,郁金香节已成为大型的花卉文化旅游活动,通过举办郁金香节,以花为媒,加大了青海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展示了青海独特的旅游资源。郁金香节已成了青海西宁的一种文化品牌,成了青海人值得自豪和炫耀的旅游精品。”
有分析认为,虽然青海针对旅游“冬眠”现象进行各方调整,冬季旅游迅速攀升,但青海旅游淡旺季在五一的“分水岭”还是比较明显,为给外来游客一个更大的惊喜,2002年政府提出了举办“中国·青海郁金香节”的思路,这在全国而言,以“节”为名打造郁金香旅游品牌青海是首家,并且按照郁金香所需的生长条件看,外省区短期内不会有上规模的“郁金香节”出现,从这方面讲,青海、西宁的优势明显大于其他省区。
青海举办“郁金香节”的目的显然非常明确:依托当地资源,增强青海旅游文化的魅力,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力度。这一新的旅游资源显然起到应有的作用,2005年“花节”经贸洽谈期间,仅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就签约了2.81亿元资金。2004年西宁市在“花节”上签约项目达132个,签约金额46.6亿元。
“旅游提升、经贸洽谈只是一个方面,郁金香节的举办还带动了另一个产业的兴起,即青海花卉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