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开创性、坚韧性、操作性的有机统一,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发展新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历史性变化的基础上,实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迈进。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总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五”以来,上海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更加开放的外部环境变化,努力解决前进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城市的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法制化水平明显提高,“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2005年,上海市生产总值达到9143.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75.3%,平均每年增长11.9%;自1992年以来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5年,按常住人口(常住半年以上)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5.14万元,折合6278美元,相当于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全市地域内全口径财政收入累计达到1471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8.5%;地方财政收入累计4792.9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3.6%,相当于建国至“九五”期末总和的1.5倍。能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全市万元GDP能耗由2000年的1.15吨标准煤降至2005年的0.88吨标准煤,可比降幅达16.5%。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十五”期间,上海以构建枢纽型、功能型、网络化基础设施和立体化交通网络为核心,积极推进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十五”时期,全市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257.2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2.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24.6%,比“九五”时期提高1个百分点。
城市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不断完善,为进一步改善上海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五”以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成开港,建成浦东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市域高速公路网框架基本建成,轨道交通建设取得新进展,“三港两网”建设取得战略性突破。信息化建设与运用不断深入。200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96.7万户,比2000年增长76.4%;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44.2万户,增长3倍;国际互联网用户数达到803万户,增长8.1倍,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2%。
三、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公用事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上海市内外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中心城区形成了以“十字加半环”轨道交通网、高架道路、“三横三纵”主干道、越江工程为主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体系,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至2005年末,全市高架道路长度达到77公里,越江大桥6座,越江隧道6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60公里。至2005年末,全市公交线路达到940条,公交运营车辆1.8万辆,运营出租车4.8万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达到148公里,日均客运总量超过163万人次。
至2005年末,上海已与181个城市通航,其中国际及地区城市98个。2005年,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共起降航班37.51万架次,进出港旅客达到4139.16万人次。上海港拥有国际集装箱码头28个,万吨级深水泊位124个,拥有16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通达世界12大航区,与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个港口建立了业务联系。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43亿吨,比上年增长16.9%,跃居世界第一大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08.4万国际标准箱,增长24.3%,连续3年保持世界第3。
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末,全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1096万立方米,全年自来水售水总量22.81亿立方米。电网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性增强,用电条件进一步改善。2005年,全市用电量达到921.97亿千瓦?时,比2000年增长64.8%。2005年末,全市人工煤气及液化气家庭用户达到490万户,天然气家庭用户达到186万户,比2000年增长3.9倍。
四、生态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总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为突破口,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生态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环境质量
[1] [2] 下一页